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8章

第三章 “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显著 第一节 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第二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节 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第三章 “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显著

“十三五”以来,各地方、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步伐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攀升,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大国制造的影响力充分彰显。

一、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制造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9 175亿元(四季度累计值),约为2015年的1.3倍(见图3-1)。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超过28%,比201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在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有关行业协会数据,我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全球占比超过30%;粗钢、主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纤维加工等产量全球占比约50%;彩色电视机、空调、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全球占比超过60%;化纤、手机、计算机等产量全球占比超过70%。

img

图3-1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2018年为初步核算数,2019年为四季度累计值。

二、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明显

经过多年发展建设,我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相对完整、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形成了原材料、装备制造和消费品工业各门类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建成了一批规模化、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初步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产业格局调整、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优势,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居民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产业迅速复产达产,生产能力快速扩大,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需要,充分展现了制造业体系强大的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以纺织产业为例,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产业链自主配套能力强,化纤、面料自给率超过95%,纱线自给率超过90%,装备自给率超过80%,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固链基础好,具有较强的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能力。

三、全球最大贸易国地位更加巩固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自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首位以来,我国始终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实现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表3-1 2015—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6 230亿美元,按人民币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占全球份额为11.75%,是美国的1.08倍、德国的1.62倍、日本的3.11倍。其中,出口额24 78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为12.77%,是美国的1.49倍、德国的1.59倍、日本的3.37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55万亿元,是2015年的1.29倍,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进口14.32万亿元,分别为2015年的1.22倍和1.37倍(分别见表3-1和图3-2)。

img

图3-2 2015—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结构上看,工业制成品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随着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机电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持续增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出口产品档次、质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新动能显著增强。一方面,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品保持较强出口竞争力。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十三五”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年出口金额持续保持在2 700亿美元以上,2019年达到2 807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3左右,化纤、面料、产业用纺织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优势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机械、电子等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快速提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7 318.91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2.21%,占制成品出口的31.44%,比2015年提高1.01个百分点(见图3-3)。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06万亿元,占货物出口总额的58.39%,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4.63万亿元,机械设备出口2.87万亿元。2019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2.8%,贸易条件指数为101.4,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的价值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img

图3-3 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及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四、国际分工地位持续提升

随着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并重,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势不断提升。

依托完备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市场优势,我国外资引进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热门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 4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居全球第二位。自贸试验区引资作用增强,18个自贸区落地外资企业6 242家、利用外资1 436亿元。同时,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并购活跃,国际产能合作不断加深,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传统制造业企业有序赴具备综合成本比较优势、靠近目的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布局,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先进制造企业不断提高对外合作水平,积极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品牌、管理等,更好利用海外资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9世界投资报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02年的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3位,流量由第26位跃升至第2位,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根据商务部、外汇局数据,2018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191.1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3.4%。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19年11月,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410亿美元,入区企业近5 4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4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近37万个。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共同发展繁荣的中国方案,也是我国深化制造业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贸易投资方式不断创新,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相继落地实施,为各参与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增速,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同期,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 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2019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超过1.3万亿美元,增长达到6%,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29.4%;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0.4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979.8亿美元,增长9.7%,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56.7%。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供应链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根据“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ITS)”数据库计算,我国2017年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超过60%,全球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的中间品占全部进口平均值达21.7%。从主要产品来看,我国部分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大,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 655.31亿美元、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1 553.45亿美元、芯片1 015.78亿美元、汽车零配件530.43亿美元、液晶显示板214.17亿美元。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加速重构,新兴产业增长贡献持续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和质量品牌加快补短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

传统产业既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和重要技术装备制造产业,也包括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终端消费品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85%以上,是我国工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产业已经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体系最全、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成为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是开展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提升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离散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正在快速重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机械等高端制造领域快速兴起,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家电、电子、服装、机械等行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19年6月,全国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5.3%、25.3%和8.1%,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1.2%,为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模式变革注入新动能。“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技术改造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方向。

“十三五”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快速推广,应用密度不断提高,成为制造业技术改造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15.6万台,连续六年稳居全球首位,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由2015年的51台/万人迅速提高到2018年的140台/万人,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见图3-4)。其中,汽车、电子、金属加工、食品等行业是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8年,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消费工业机器人4.6万台,占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的29.8%;汽车制造业消费工业机器人约4万台,占比为25.5%;金属加工业消费工业机器人1.6万台,占比为10.5%;食品制造业、塑料和化学制品业所消费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也较上年有所增长(见图3-5)。

img

图3-4 2015—2018年我国和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单位:台/万人)

资料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mg

图3-5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按应用行业分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十三五”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在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下,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仓储等领域已形成一批成熟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生产方式变革和管理能力提升,大幅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7.1%、49.5%、4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等工业软件在制造业企业中加快应用,工业软件普及率不断提升,为深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从转型进程看,2019年,我国工业数字化渗透率为19.5%,比2016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从转型阶段看,工业领域已有超过50%的企业跨过了单点应用的起步阶段,22.5%的企业进入了综合集成的深化阶段,5%的企业迈入了创新突破的高级阶段。从转型水平看,制造业企业已逐步由内部改造到外部协同、从单点应用到全局优化不断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不断提高。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企业发展赋能逐渐凸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显示出了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更大的发展韧性,设备消杀、应急排班、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等数字化应用在保障生产生活、精细化库存管理、加快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损失。

二、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五”期间,通过采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法规标准及产业政策,统筹做好职工安置、“僵尸企业”处置、结构调整、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工作,扎实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其中,第四季度为77.5%,回升至2018年以来季度产能利用率新高(见图3-6)。从主要行业看,2019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2%、83.2%,比上年分别提高1个和1.4个百分点(见表3-2)。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利环境和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img

图3-6 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3-2 我国制造业及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电解铝行业清理整顿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违法违规项目停产停建,通过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一批电解铝产能置换转移至风电、水电等电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建材行业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2019年,水泥行业共公告产能置换项目14个,通过减量置换,压减过剩产能604万吨,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大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整合产权或经营权等手段提升产业集中度,前5、前10、前50家水泥企业(集团)熟料产能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46%、58%、76%。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十三五”以来,化工产业淘汰炼油装置121套、产能9 175万吨,化肥及尿素净减少实物量1 133万吨,电石净减少实物量400万吨,硫酸净减少实物量200万吨。

“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各地方、各部门扎实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法规标准及产业政策,倒逼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产能退出;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减量置换、搬迁改造、转型转产等多种渠道,退出部分产能,钢铁行业总量性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初显成效。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指导。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2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专项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8个配套文件。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省级政府、国务院国资委分别对本地区、有关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负总责,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压减产能目标任务。三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坚持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地方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先后6次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督查抽查,依法依规全面取缔“地条钢”、淘汰落后产能、查处违法违规产能。采取专项奖补资金激励以及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措施,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低效产能。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举报核查制度,用好“地条钢”及违法违规产能举报平台,督促各有关地方建立完善违规举报响应机制,严格举报核查制度和核查结果抽查制度。对典型问题予以通报,发挥负面警示教育作用。

img

图3-7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专栏 3-1

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提前完成去产能上限目标任务。2016—2018年全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全国“十三五”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上限目标任务。截至2018年底,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基本出清。

市场经营环境得到净化。2017年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1亿多吨,扭转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充分发挥负面典型警示作用,行业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行业效益大幅改善。截至2019年底,钢铁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2%,比2015年底下降7.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2017—2019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分别为2016年的6.7倍、9.4倍和6.2倍,市场信心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宝钢、武钢战略重组成立宝武集团,并重组马钢、重钢;中信泰富与青岛特钢实施兼并重组;沙钢重组抚顺特钢、大连特钢;黑龙江建龙集团重组省内钢铁企业;德龙钢铁重整渤海钢铁集团。宝钢湛江基地一期、山钢日照基地一期、首钢京唐二期(一步)相继投产。

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高强度高性能钢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手撕钢”、高铁轴承钢、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关键钢材产品生产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绿色发展成果显著。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推广应用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余热发电、冲渣水余热回收等二次能源回收技术装备,促进能源节约、低碳发展,环保水平明显提升。

三、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8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7.45%(见表3-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4%,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5%,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端装备、汽车、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体系相对完整、配套比较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生态,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增长贡献不断提高(见专栏3-2)。以船舶制造业为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2%、44.5%和43.5%,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分别有4家、6家和4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十三五”期间,成功交付了17.4万方液化天然气(LNG)船、全球首艘智能超大型油轮(VLCC)、2.1万箱集装箱船、“东方红3号”科考船、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3 000米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

表3-3 2018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营业收入及占制造业行业总额的比重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专栏 3-2

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产业链条持续优化,产品品质性能全面提升。骨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多已具备完整的整车正向开发能力,并实现了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一产品到模块化平台的转变。零部件供应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华域汽车、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品牌稳定发展,骨干企业培育高端品牌。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成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重要发展战略,哈弗H6、吉利博越、传祺GS4等车型连续多年市场表现良好,长城“WEY”、吉利“领克”等高端自主品牌获得消费者青睐。

新能源汽车长足发展,成为潜在经济增长点。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等整车企业进入全球销量前十,宇通客车成为全球新能源客车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成为动力电池知名供应商,已初步建立起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骨干汽车企业在AI、5G通信等核心技术领域已有一定积淀,相继发布中高级别智能汽车技术和产品规划;华为、百度等信息通信、互联网领军企业,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成为业界共识。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十三五”期间,我国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领域外商投资限制和传统商用车领域的外商投资股比限制,大幅下调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税率,进口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重要补充,整车出口保持增长态势,海外市场日趋多元化。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用户认可度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8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服务于国民经济47个行业大类、129个行业中类,较2015年增加了11个行业大类、19个行业中类,销量由2015年的2.23万台增长到4.36万台,年均增速达25.1%(见图3-8)。

img

图3-8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增长情况(单位:台)

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四、工业强基不断取得突破

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材料、技术和工艺取得突破,探索形成了多种强基突破的典型路径模式,为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部分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卡脖子”问题有所缓解。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铆钉取得突破,提升了我国高端航空紧固件制造能力,为C919大飞机制造提供了坚实支撑。在轨道交通领域,高速动车组齿轮传动系统解决了制约高铁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瓶颈,打破了国外垄断。在机器人领域,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三大件”的进口依赖问题有效缓解,部分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工程机械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和实施并购,高端液压件自主化稳步推进。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基体等关键基础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等核心基础零部件、混合动力总成系统等,实现全产业链突破。

基础制造工艺取得明显进步。在热处理领域,真空热处理实现真空退火、真空油淬、真空高压气淬、真空水淬、真空渗碳、真空渗氮、真空渗铝、真空磁场热处理、真空清洗等工艺技术突破,形成不同热处理工艺组合的真空热处理生产线及智能控制系统。在锻压技术领域,围绕汽车等重点产品研制,一批先进的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在我国得到应用与发展,在应用基础技术、关键工艺技术、模具技术和装备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基础,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同时,一批中小企业长期专注于工业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逐步成长为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比如,苏州绿的研制的谐波减速器产品精度、寿命、稳定性、噪音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大大降低了我国机器人企业的配套采购成本;固高科技的机器人控制器实现从3轴到8轴各类机器人的全面支持,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专栏 3-3

多路径模式推进工业强基突破

基础企业补短板。我国拥有大量从事工业基础领域研究和生产的制造业企业,这类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为国外企业代工,或为国内整机、主机提供零部件配套。通过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老专家、老技工、老匠人,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团队在基础领域的研发合作,将匠人精神和关键技术植入企业,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

装备企业破瓶颈。这是装备制造企业解决现实需求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引进先进工艺等手段在国内实现整机组装和集成,但利润空间微薄且易于受到进口瓶颈制约。通过长时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装备企业基本掌握与整机配套的零部件、材料相关技术,形成一定的研发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针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集中发力,开展前沿对标攻坚,有条件有可能实现基础环节突破。

链条一体强协同。基础领域发展涉及上下游的研发、生产、使用各个环节。链式突破主要针对创新产品应用难题,以需求应用为牵引,针对重点基础产品和工艺,实施包括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计划。链式突破通过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的充分整合与深度协同。

——中国工程院《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支撑制造强国》

五、生产性服务业质效提升

顺应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十三五”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形成有力支撑,促进了我国产业加快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极大地拓展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3%,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均增速0.5个百分点,特别是软件信息服务、工程设计服务、质检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和广告服务等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关系密切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2014—2018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6%,2016年以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增加值一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速度。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大力推动和有力支撑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效应逐步显现,涌现出一批融合发展领军企业和典型模式,加速了现代服务业中的科技和智力要素向制造业扩展,促进了制造业中的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延伸,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的优化升级和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展总承包总集成服务、实施“交钥匙”工程,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逐步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社会化、专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专栏 3-4

上海电气加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上海电气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正在加快推进三大转型,即加快从传统能源装备向高效清洁能源装备转型、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加快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型。

为了适应工业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需要,上海电气将原有的新能源及环保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工业装备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板块,重新整合为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2019年,能源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59.44亿元,较上年增长12.06%;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64.09亿元,较上年增长11.64%;集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3.16亿元,较上年增长83.51%,主要是能源环保服务、自动化工程服务、工业互联网服务、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服务等。

2019年,上海电气推出“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集成设备联网、故障诊断、远程运维、能源规划等应用,初步形成风电智能运维、火电远程运维、机床维保、储能电池、分布式能源等行业解决方案,下一步将为各行业提供工业App、工业算法、大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

随着综合解决方案与集成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上海电气正在成长为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商。

——《上海电气2019年年度报告》

六、质量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质量和品牌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质量和品牌建设成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质量强国战略,质量基础能力不断提升,质量发展环境有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质量竞争力显著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35家,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596个,累计完成对72万家企业的认证。标准建设是推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2019年全年我国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 021项,其中新制定1 448项。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轻工业共有标准6 006项,其中国家标准2 629项、行业标准3 377项,行业重点消费品的国际采标率达到95%。这些标准覆盖了各类轻工消费品,对产品质量安全指标限量、检测方法、评估流程、评估方法做出严格规范。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造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86%,比2015年提高0.96个百分点。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75,比2012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产品质量性能快速提升。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十三五”以来,累计有625项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41项钢材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机电设备、原材料、消费电子产品质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高铁、特高压输变电、核电、深海钻探等装备制造领域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质量推动中国装备和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品牌建设有助于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传播中华文化,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自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对自主品牌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各地方各部门深入推进品牌发展工作,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中国品质、体现中国竞争力、展示中国形象的自主品牌。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核电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名片,享誉世界;海尔、比亚迪、三一重工等制造业企业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展示制造业自主品牌新形象;华为、大疆、海康威视等高新技术企业坚持创新,逐渐成为国际市场闪耀明星;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企业拥抱移动互联新技术,创新沟通交流模式,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纽带;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全球买全球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安踏、回力、波司登、太平鸟等消费品品牌在全球消费者中“圈粉”无数,展示国货精品时尚潮流魅力。

>>专栏 3-5

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精彩纷呈

活动主题。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全面小康,品质生活;全球战“疫”,品牌力量。

举办方式。采用“现场直播+云上办展”方式全程在线举办,网民实时分享、随时随地云上参观、互动体验,实现一展通贯全球、展览永不落幕。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开幕式、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以及各地组织开展的品牌日特色活动。

主题版块。围绕品牌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线,设置“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绿色发展长江带”“永续发展母亲河”“共赢发展大湾区”“先行先试自贸区”“振兴工业老基地”“开发开放大西部”等8个主题展区。

展馆设置。1个序厅和37个地方展馆。

参展企业。1 300余家知名自主品牌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参加。

活动成效。充分展示品牌发展成果,广泛传播品牌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重要意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极大提振了市场消费信心,对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img

高端自主品牌汽车加快发展

根据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我国品牌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达到77家,品牌总价值高达13 074亿美元,占500强总价值的19%。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2019年,在阿里巴巴线上零售平台消费品中,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72%,各类“国货之光”正在崛起。

随着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制造业发展动能深度转换,创新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支撑不断增强,创新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完善,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部分优势领域呈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的发展格局。

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和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研发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19%,比2015年提高0.12个百分点,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汇率折算,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8年,我国首次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前20强,2019年进一步提升至第14位,创新指数连续4年攀升,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见表3-4)。科技部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显示,工业企业的创新活跃程度最高,2018年实现创新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8%,远高于建筑业(27.6%)和服务业(28.7%)。2018年,全国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万家,占比28%;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7.3万家,占比19.2%;R&D经费投入达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R&D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表3-4 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创新指数(GII)

img

资料来源:《2019年国际统计年鉴》。

从主要行业看,高端装备领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大、增长快,比如,2018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43%、2.39%、2.12%、2.04%、1.92%,相比2015年分别提高0.85、0.68、0.36、0.58、0.57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消费品行业,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比2015年提高0.54、0.43、0.4个百分点(见表3-5、图3-9)。

表3-5 制造业主要行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

从创新产出看,我国科技产出量质齐升,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大幅增加,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根据知识产权局数据,2019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158.2万件,外观设计专利55.7万件;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注册商标640.6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 521.9万件,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 385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 324件;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突破1 500亿元。从全球比较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6 339件,位列全球第三。

img

图3-9 制造业主要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

二、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加快

“十三五”以来,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15个,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 540家。为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我国于2016年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截至2020年7月,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7家,主要集中在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关键工艺、重大装备以及软件等5个领域。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外,不少省(区、市)也开展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培育和认定工作。根据赛迪智库发布的《2019—2020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白皮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4月,全国19个省(区、市)共认定13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新型创新载体,有利于聚焦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整合聚集产业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间的分割与壁垒,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解决产业重大共性技术难题,补齐产业链、创新链薄弱环节和短板缺项,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

>>专栏 3-6

重点行业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

机械。截至2019年底,机械工业实际运行和在建的创新平台共241家,经过持续发展,这些创新平台已在基础核心零部件制造、加工成形装备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工业机器人检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以来,机械行业建立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分别是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轻工。截至2019年底,轻工行业已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8家。“十三五”以来,轻工行业开始建设轻工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中国轻工重点实验室127家,轻工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家。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轻工行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构国际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高素质人才超过1.7亿人,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根据科技部调查数据,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达426.1万人,是2015年的1.17倍。“十三五”以来,每年有8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制造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培养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等新特点。特别是针对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人才短板,通过重大专项、重点项目、产学研联盟等建成一批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端前沿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融合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跨领域人才。

创新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十三五”以来,国家支持建设了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了教育和产业发展要素交叉渗透、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人才和产业发展的协同匹配度,成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了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培养,选择部分高校启动试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新增无人机应用、3D打印、物联网应用等一大批新专业和新方向。许多职业教育院校还引入大师工作室,各行业领军技能人才、技艺大师进入职业学校任教,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各地方大力探索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模式,浙江探索通过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组建职教集团,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支撑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四、重大技术创新多点突破

“十三五”以来,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我国制造业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研制出一批重大产品,并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比如,C919国产大飞机进入密集试飞期,ARJ21-700翔凤客机投入商业运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高速列车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靓丽名片;“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中名列前茅;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成功投产;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 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全线贯通;多轴精密重型机床、4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首台自主研制的112环全数字化光导PET-CT进入临床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主要行业看,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我国通信设备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华为、京东方等创新领军企业发展优势明显。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代表,产业的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持续提升,基本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制造技术。电力装备产业拥有一批世界一流试验设备和加工能力,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发电成套设备;输变电产业形成了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装备标准体系,装备关键部件自主化率达到90%以上,产品可靠性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我国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img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专栏 3-7

重点行业技术创新亮点纷呈

纺织服装。常规纤维生产加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批高性能、生物基、功能性纤维材料工艺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纺织装备整体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纺机产品销售额占全球50%左右,国产纺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

轨道交通装备。“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了核心源代码自主编制,安全性、可靠性、列车信息管理、节能环保等技术取得突破,整体性能及关键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全自动城轨列车在北京燕房线投入运行,智能化等级达到国际最高标准GOA4级。

船舶。在载人深潜、科考船、大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重型自航绞吸船、3 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30万吨FPSO等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智能船舶、自主品牌低速发动机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新突破,深海采矿等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加紧论证推进。

机械装备。世界首台特高压GIL设备研制成功,代表国际同类设备最高水平;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顺利下线;“华龙一号”三代核电示范工程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700吨液压挖掘机成功下线、起吊重量2 000吨及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研制成功,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大型伺服压力机及伺服冲压生产线关键设备打破国外垄断;28米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研制成功,解决了我国核电、水电领域关键超大型构件制造难题;精度达到0.04%的智能变送器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用离心压缩机实现突破。

医药及医疗器械。新药申报数量持续增长,2016—2019年共有约720个1类新药申报注册,24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酶、抗原抗体等核心原料方面逐步摆脱进口依赖。一体化PET/MR、全自主检测模块流水线、第三代骨科机器人等一批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生物可吸收支架、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植入介入类高值耗材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生化诊断产品实现国产主导;全自动、高通量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整机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img

“蓝鲸”半潜式超深水钻井平台

五、产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随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形成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要素互动融合、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19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2 179万户,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活跃度为70%左右,越来越多的“创客”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技术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根据科技部数据,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84 07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2 398.4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58倍和2.28倍。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成交金额5 6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保持领先地位;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成交额为2 9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位居第三。金融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21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313亿元。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发展迅猛,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数据,8 000家众创空间、5 2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700多家企业加速器形成错位互补、接递有序的创新创业链条,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广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形成,绿色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加深。

一、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构建

“十三五”以来,顺应绿色化发展趋势,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累计公布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其中绿色工厂1 402家、绿色设计产品1 097种、绿色园区1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90家,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了113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聚焦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提供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加快共性关键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

优先在重点行业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密切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园区层级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推进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发挥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确立企业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优先纳入绿色工厂合格供应商和采购绿色产品,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二、节能减排向纵深推进

高效节能节水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广泛推广应用,对企业节能节水降耗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6—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完成“十三五”工业节能进度目标,相当于少消耗4.8亿吨标准煤,节省成本约4 000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根据水利部数据,201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7.5%,超额完成“十三五”工业节水目标。“十三五”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累计对铁合金、电子窑炉等行业2万余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对倒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能效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十三五”以来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状况调查报告》,我国近九成企业完成了节能减排年度目标,85%的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投资额持续增加。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执行机制更加成熟规范。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原材料行业“十三五”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十三五”以来,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通过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余热发电、高温高压高炉煤气发电、冲渣水余热回收等二次能源回收技术装备,大大促进能源节约、低碳发展,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4.9%。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活动,多数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继续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数据,2018年电石、合成氨、纯碱、烧碱等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分别同比下降2.18%、0.69%、0.6%和0.51%。推广高效降膜式蒸发技术装备,单套装置传热效率提升30%。

伴随着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相关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的新亮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约4.5万亿元,从业人数达到3 000多万,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左右,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主要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销售量比2015年翻一番,节能服务业总产值达到6 00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高效燃煤锅炉、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煤炭加工清洁利用、再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节能环保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第三方污染治理试点进展顺利,小城镇、工业园区等环境综合托管积极推进,PPP、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合作运营模式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与我国工业布局相适应的产业布局,一批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团加快发展。

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通过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培育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等系列举措,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下,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尾矿、熔炼渣、固废等资源化回收利用水平大幅提高。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得到充分利用,烟气、熔炼渣中的金属元素有效回收,国内废铜、废铝等废旧金属资源利用体系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建成一批规模化再生金属利用示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压力,提升了资源保障利用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7月,全国有20多个省份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污泥、危险废弃物等生产线150多条,协同处置效能不断提高。根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数据,工业废渣、副产物和矿山尾矿等得到资源化利用,广泛应用于水泥及制品、墙体材料等产业,年利用量达15亿吨以上。磷石膏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综合利用率由2015年的33%提高至2018年的39.7%,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加快推进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回收服务网点。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有550家企业在平台注册,上传溯源信息566万余条,建设回收服务网点6 975个,覆盖31个省(区、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健全。

“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区域比较优势有效发挥,我国制造业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区域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区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一、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

我国重点产业布局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一五”期间,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方针,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拉开了工业布局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三线”建设,国家在内陆地区集中布局了一批工业项目,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制造业由沿海向内地有序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三五”期间,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结合各地主体功能和发展定位,推动优势产业向更具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地区集中集聚,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协调协同的生产空间。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理顺分工协作关系,避免同质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了规模效应,产业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提升,制造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进一步提升。

>>专栏 3-8

推动石化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持续高水平推进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江苏连云港、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福建古雷、河北曹妃甸等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石化重大产业基地。

中国石化中科炼化、中国中化泉州石化、大连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共新增芳烃产能850万吨/年、乙烯产能410万吨/年,分别占同期全国新增产能的81%和72%,实现了重大项目向基地集中集聚发展。新建项目均按照“控炼少油增化”的原则建设,有效缓解了国内成品油过剩与烯烃、芳烃等大宗基础原料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了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的国内保障能力。

产业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重大外资项目开工建设,中外合资中海壳牌乙烯(二期)项目建成投产。

推动石化行业安全、绿色、集聚、高效发展,结合资源保障、环境容量和市场需求情况,规划建设若干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推动石化产业布局优化。“十三五”期间,统筹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大型煤炭基地开发,规划布局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深入开展产业技术升级示范,加快推进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煤化工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按照化工项目集中布局、生产装置相互衔接、能源配置统一配套的原则,加快推进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深度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

img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

钢铁产业结合去产能、推重组等重点任务实施,加快向沿海、临港或资源富集地区集中,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一些地方正在推动特定区域的钢铁企业搬迁或关停,主要包括城区钢厂、城市周边钢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钢厂、沿江(湖)钢厂等。如河北省印发《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对石钢、宣钢、国丰、太行、冀南、首秦等6家城市钢厂实施搬迁,对9家位于城市及城市周边的钢铁企业逐步关停。唐山市加大力度推动主城区周边的13家钢铁企业优化整合和退城搬迁,涉及钢铁产能超过5 000万吨。江苏省印发《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推进工作方案》,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并结合省内钢铁企业重组,推进全省钢铁产能逐步由沿江向沿海地区转移集聚,计划到2025年将全省沿江、沿海钢铁冶炼产能的比例关系由7∶3优化调整为5∶5。山东省印发《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对全省钢铁产业布局优化进行了统筹安排。济南钢铁关停位于老工业区的650万吨钢铁产能,部分产线迁往具有港口优势的日照沿海地区。

>>专栏 3-9

湖北宜昌化工企业搬迁入园见成效

湖北省宜昌市是我国化工特别是磷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15%,化工产值占湖北省的1/3。长期以来,70%的化工企业分散在长江沿线,没有实现集中发展,导致“化工围江”问题突出、磷化工污染问题严重。2016年,宜昌出台并实施了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对12个化工园区按优化提升区、控制发展区、整治关停区、禁止发展区进行分类整治,高标准规划建设宜都、枝江2个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对134家化工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有序”的原则实施“关停搬转”,长江及其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装置坚决依法关停或搬离,严禁新建化工园区,新建项目全部进入园区。通过集聚发展、优化布局,破解“化工围江”困境,宜昌化工产业的资源利用率、产品附加值、环保排放量等指标明显好转。

二、产业梯度转移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推进区域产业转移既有条件和可能,也有需求和动力。“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部门把握规律、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产业承接地与产业转出地两个积极性,探索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分工协作不断深化,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和发展能级大幅提升,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共建产业链、共创供应链、共享价值链的协作新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既有力地支撑了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提高了国内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弹性和韧性。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一批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区域板块,为更大范围内推进产业转移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设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湘南湘西、湖北荆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甘肃兰白、四川广安、江西赣南、宁夏银川-石嘴山等10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开放合作的新平台。比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形成了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产业集聚区,2011—2018年GDP从10 950亿元增长到21 25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6%;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形成了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2011—2018年GDP从4 026亿元增长到7 24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6%;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2018年GDP从2 439亿元增长到4 94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8%。

三、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

由于不同地区的交通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发展定位等差别较大,开展产业分工协作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也各不相同。在探索实践中,东部地区与资源富集地区、成本优势地区、市场潜力地区、区位邻近地区之间形成多类型、多机制的产业分工协作格局。一是成本导向型产业协作。大量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家具家电、电子信息加工组装等产业,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纷纷向湖南、江西、河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劳动力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转移。比如,湖南郴州重点建设的桂阳家居智造产业园等。二是资源获取型产业协作。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专用材料企业正在加快向内蒙古、宁夏、新疆、湖南、江西等中西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布局建设生产能力。比如,湖南衡阳依托有色金属资源推进常宁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建设,关联带动了覆铜面板、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等拓链延链项目。三是市场拓展型产业协作。主要是产品运输不便、适合就近生产销售的汽车、建材、饮料、风电装备等领域。比如,成都作为辐射西部市场的中心城市,集中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汽车、沃尔沃等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019年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产值突破2 000亿元。四是生产协作型产业合作。主要是机械装备、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研发创新和关键部件制造,在临近东部的相对低成本地区布局建设加工组装和产业化环节,既能够整合要素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也便于转出地与承接地间的人员往来、技术交流和管理决策。这种转移模式主要集中在临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间通勤便捷高效的区域,如安徽芜湖、江西上饶、湖南衡阳等地。五是孵化转化型产业合作。主要是在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一些新进入者和创新创业项目,其技术研发、资质能力、规模水平相比领域内的优质领先企业尚存在一定差距,在东部地区享受的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往往选择将中西部地区作为投资发展的重点。

四、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以来,一批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要素集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协作共生、融合互动的分工网络体系和产业组织形态不断优化,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集群创新发展生态系统进一步优化,产业根植性和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轻工行业在皮革、家电、家具、五金、塑料、工艺美术等行业重点建设了278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行业的40%。通过不断完善集群内垂直一体化分工体系,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比如,顺德作为“中国家电之都”,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3 000多家,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的15%,拥有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万和等家电龙头企业,美芝、华声、顺威等单项冠军企业,以及小熊、云米、德尔玛等新锐企业,微波炉、电热水器、吸排油烟机等产量全国占比超过30%,空调、冰箱、电热烘烤器具、吸尘器、冰柜等产量全国占比超过10%。

>>专栏 3-10

集群建设加快推动轻工业提质增效

“十三五”以来,按照“规范管理、优化布局、动态调整、提高质量、总量控制”的原则,轻工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轻工行业共培育278个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成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皮革、家电、家具、五金、塑料、工艺美术等39个行业,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等25个省(区、市)。在商务部确定的三批共179个“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轻工行业共有63个;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八批共386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轻工行业共有51个。

轻工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对提高行业集中度起到推动作用,部分集群产品生产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50%以上。发展实践表明,集群已经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成为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先行者,成为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主体,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形态,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也成为各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典型模式。根据赛迪智库《2019先进制造业集群白皮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等典型制造业集群。其中,2018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1万亿元,聚集了华为、中兴、长城、天马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以通信、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为重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高端装备领域形成了西安航空产业集群、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等典型制造业集群。其中,西安形成了集飞机研发、整机制造、试验试飞、产品支援、综合保障、教育培训于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飞机,承担了我国一批战略性产品的制造和总装总试任务,资产规模、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均占全国1/4强,被称为中国的“航空城”。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江苏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典型制造业集群。其中,上海张江药谷集聚了100余家化学制药企业、200余家生物制药企业、30余家现代中药企业以及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2018年张江获得新药证书4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个、在研药物品种超过400个,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此外,较为典型的还有先进材料领域的宁波石化产业集群、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等,机器人领域的芜湖机器人产业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昆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