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 第52章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成效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二、打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分类助推四大板块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协调性不断增强、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有关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奋力开拓,扎实工作,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伴随一项项重要规划出台,一个个重大工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擘画蓝图,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要有前瞻性,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举措。[1]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实施,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2016年,《“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成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等相继出台。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天津市、河北省分别制定出台“一基地三区”规划方案,基本建立起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

二、打造北京两翼,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按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扎实推进

太行之东、白洋淀畔,一座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呼之欲出;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一座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拔地而起。从首都区位看,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两翼分列北京中心城区的西南和东侧,定位清晰、错位发展,拱卫首都实现新腾跃。

(一)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紧紧围绕创造“雄安质量”、建设“廉洁雄安”和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部委到河北省各部门,紧张有序地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管长远的重大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雄安新区从规划转入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

“1+N”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构建。千年大计,规划先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4月批复实施,成为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由国务院于2018年12月批复实施,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相继出台。综合交通、地震安全、能源、产业等10个重点专项规划印发实施。

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雄安站、京雄城际铁路、京雄高速一期、商务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京雄城际大兴机场至雄安段将在2020年底建成通车,届时雄安新区到北京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2019年9月,北京援建“三校一院”(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交钥匙项目正式开工,2020年6月初,三所中小学、幼儿园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各类项目建设带动1.6万名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雄安新区工地绵延几公里,塔吊、吊车、运输车在高效运转,从地上到地下,从交通水利设施到公共服务配套,开工建设的脉动有力有序,雄安新区建设框架正全面拉开。

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实施。白洋淀位于九河下梢,堪称北地西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指出,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2]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治理完毕,引黄入冀补淀向白洋淀生态补水3 500万立方米,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470个,治理涉水企业1 013家,开工建设60多个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项目,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自2019年持续保持Ⅳ类。植树造林工程加快实施,千年秀林初具规模,累计造林11万亩,植树865万株。随着各项工作深入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绿色新城奠定了基础。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公共建筑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使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利快捷。要把规划执行好、落实好,把蓝图变为实景,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3]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月批复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支持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基本制定完成。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集成创新意见出台,从机构、财政、土地、人才等领域提出改革创新举措。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北京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机关和发改、财政、规土、建设等部门率先启动搬迁,2019年1月11日基本搬迁到位并挂牌运行,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165个单位共1.4万人正式搬入副中心办公,为减轻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环境压力作出了贡献,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在通勤、住宿、教育、生活配套等方面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多渠道解决搬迁职工后顾之忧。

通州区与北三县统筹规划建设管控扎实开展。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以下简称“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按程序印发实施。北京市与河北省北三县2019年签约合作项目52个,总投资337亿元,正在持续落地。连接北京通州区与河北燕郊的燕潮大桥建成通车。北京市优质健康养老资源向河北省北三县延伸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交通、生态、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东延至通州区乔庄东站实现运营,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2020年开通,城市绿心完成绿化8 000亩,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北运河副中心段首次实现旅游通航,副中心的文化角色日益丰满。北京环球影城预计2021年开园,届时将成为全球环影中设备最全、最丰富、最新颖的主题乐园。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开始招生,北京学校小学部通州校区开班实现首批招生,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通勤、住宿等服务保障不断完善。

三、抓住主要矛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开展

面对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症状,北京走上了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有序推进。

(一)疏解政策有序出台实施

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财税、户籍、教育、医疗等涉及搬迁单位和人员切身利益的领域入手,加快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北京市全面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自2014年以来不予办理的相关业务超过2.28万件。推动建立北京市分区分类管控机制,制定实施非居民用气、用热、用水、用电等分区域差别化价格政策。

(二)疏解示范项目积极推进

按照有共识、看得准、能见效、有影响的原则,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有序向外疏解,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以来,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1 055家,整治“散乱污”企业521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 387家,疏解提升各类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达694家。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相继建成,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一期主体完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加快建设。天坛医院完成向丰台区整体搬迁并实现开诊,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综合楼基本完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加快建设。

(三)人口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坚持疏控结合,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带动人口向京外转移的同时,不断完善调控机制,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措施,人口调控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 153.6万人,比2018年末减少0.6万人,自2017年连续三年保持负增长(见表3-1)。

表3-1 近五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img

资料来源:根据2015—2019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四、聚焦重点领域,交通、生态、产业实现率先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能搞齐步走、平面推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汇聚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对符合目标导向、现实急需、具备条件的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实在的抓手。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有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4]2014年以来,结合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需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京津冀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修编完成,京张、京雄城际北京段、京津城际延长线、大张、张呼、石济客运专线及津保、张唐、唐曹铁路、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崇礼铁路等通车运营,京滨、京唐、京沈高铁京承段、丰台站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京津城际2017年5月起推行月票制,开行京津冀环形列车、通勤早晚动车,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覆盖区域逐步增大。京津冀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加快贯通,国道“瓶颈路段”基本消除,京秦高速北京段、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唐廊高速天津段一期与唐山段建成通车,津石高速、延崇高速山区段加快建设。截至2019年底,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累计发卡超过81万张。区域内高速公路ETC主线站覆盖率达到100%,匝道站覆盖率超过97%。

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机场高速公路及北线高速京开至京台段建成通车,机场地铁线开通运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3航站楼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唐山机场扩建完工,沧州通用机场建成投运,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项目的飞行区工程完工并复航。首都机场集团正式托管河北机场集团,实现京津冀主要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天津港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开展降费提效治乱出清优化环境专项行动,平均每标准箱收费下降82美元,累计减免费用5亿元,天津港雄安服务中心揭牌设立。天津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通航,首条环渤海内支线开通,国际邮轮母港开通旅客直通车服务,与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集团已分别组建集装箱码头运营合资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强合作。唐山港煤炭和散货码头、秦皇岛港深水航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津冀港口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津唐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先后成立,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加快推进。

(二)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广受瞩目的民生工程。2014年以来,京津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硬仗。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实施,压减燃煤、煤改电、煤改气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津冀完成年度239万户散煤治理任务,京津冀地区2019年7月1日起提前实施国六标准,机动车尾气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成效明显。2019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2.8%。

“清水”和“绿化”取得积极成效。在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生态屏障,北大港、七里海、大黄堡、团泊等重点湿地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湿地生态功能持续提升。引黄入冀补淀开始试通水,潘大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京冀生态水源、永定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2019年底,京津冀地区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为52.1%,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约55%的面积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约46%的面积实现水位止跌或回升。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造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加大坝上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方案基本制定完成。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省市完成植树造林4 400万亩以上。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快实施,陆源、海域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任务全面启动,河口海湾综合整治修复方案编制完成。

(三)产业升级转移积极开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5]2014年以来,京津冀联合推动产业升级实现“1+1+1>3”的效果,努力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产业跨区域分工加速形成。借助区域市场,通过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现代农业等产业链跨区域分工加速形成。比如,汽车产业方面,北京聚焦总部建设、研发设计及高端制造,天津和河北则是制造主阵地,聚集了长城、中兴、长安、天马、北京现代等整车厂,三地形成了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在内完整产业链。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于2016年10月18日竣工投产,项目累计投资120亿元,是近几年落户河北的最大体量产业协同项目。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地沧州后,带动沧州新增汽车零配件项目40多个。

过剩产能化解取得积极进展。天津、河北等地加快化解钢铁等过剩产业,保定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2014年以来,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产能累计分别压减9 624万吨、7 529万吨、7 704万吨、8 643万重量箱。园区和重点企业加大了先进技术投入力度,以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五、深化改革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

如何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构建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协同发展必须改革先行,加快破除影响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出台实施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加强与协同发展其他工作的衔接配套,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制度体系。

(一)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给京津冀地区带来了深刻变化。比如,2014年,为通过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区域交通一体化,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投公司”)。同时,由投资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具体线路为对象,吸引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成立子公司,统筹推进线路的投资、建设、运营及资源综合开发。铁投公司的成立突破了现有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建设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积累了经验。又如,2015年8月1日起,京津冀手机长途及漫游费全面取消,比全国其他地区提前两年多时间实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京津冀地区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6]的要求,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京冀携手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河北自贸试验区获批,涵盖雄安新区、正定、曹妃甸、大兴机场四个片区,涉及河北省与北京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跨省市自贸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京津冀地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改革促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条出入境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京津冀区域银行业风险分担、支付清算和异地存储互惠互通等取得积极进展。

(二)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凸显

以创新驱动为理念,搭建协同发展新平台,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比如,中关村作为创新的代名词,就如创新的火种在京津冀地区呈现燎原之势。中关村先后与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河北曹妃甸、承德、保定、石家庄等地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园区链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两地共建共管园区、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技术品牌服务输出、以石家庄正定中关村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以曹妃甸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模式。创新资源辐射外溢不断提速,截至2019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过8 0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1 063亿元。

截至2019年底,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8项改革举措基本完成,形成了三批共15项改革举措,其中9项举措已向全国复制推广。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迅速,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全面提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合基金研究设立,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17家、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0家。建立京津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6家,布局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8个,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北京海淀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启动建设,众创空间联盟成立,京津冀三省市建设众创空间223家。

(三)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

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区域领域先行先试,已经有诸多经验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所借鉴。比如,2014年起,京津冀率先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试点,随后这一模式逐步拓展至长江经济带和广东地区。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共九方面近180项试点任务及14项措施清单正加快推进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智慧应用积极推广,与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扎实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科技服务业试点率先在北京中关村、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北石家庄、保定国家高新区开展。天津港、唐山港、河北港口集团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完成。

六、补短板强弱项,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进展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实施一批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项目,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京津冀地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教育合作不断加深

基础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京津两市高水平中小学校与河北省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津冀中小学共享北京优质数字资源,河北省选派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和教师赴京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启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共同体建设。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五中、北师大附中、八一学校、北京八中、史家胡同小学等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廊坊市香河、大厂、永清、固安等县,保定市涿州等地建设分校项目有序实施。

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逐步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建设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开放优势科研资源、联合开展研究等重点合作任务深入推进,先后组建了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科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建设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开放优势科研资源、联合开展研究等重点合作任务深入推进,北京农学院与天津农学院通过合作办学积极推进本科生交流培养和学分互认。

职业教育交流日益密切。建成“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共用共享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区域性协作平台”“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共育平台”“师资与学生交流交换平台”“现代服务业区域性研究平台”5个平台,建立京津冀产教对接“合作对话”“协同创新”“区域共研”“区域联动”4项机制,先后成立商贸、“互联网+”、信息安全等10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在资源共享、渠道贯通、教育教学合作交流、学生互访、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工作推进会、产教对接会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多次举行。

(二)医疗卫生协作紧密

医疗机构合作持续深化。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4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合作项目突破500个。检查结果互认扎实有效,河北省133家医疗机构与京津278家医疗机构实现36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89家医疗机构与京津87家医疗机构实现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三省市启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全面推开,三省市跨省执业医师数量达到2 184人。

卫生应急协作不断深化。依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建设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重点加强专业处置救援能力、自我保障能力和远程投送能力建设。实现三地省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结果互认以及经京津冀任一省级疾控机构认可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互认。综合监督工作机制日益完善,目前京津冀已有近10家地级市、县、区签署卫生综合监督交流合作协议。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建立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三省市相关专业部门共同成立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5个专项组,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三)文化旅游协同推进

文化艺术和公共文化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先后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艺术职业教育联盟,京津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文化馆总分馆制建成数量分别为88个、80个,打造“京津冀群众合唱节”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动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将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廊坊市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支持北京国家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天津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平台建设。协同推进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举办四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

旅游惠民便民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9年底,京津冀三省市共同推出56条京津冀旅游线路,发放京津冀旅游一卡通70万张,三省市对53个国家联动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高质量推进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冬奥会场馆建设顺利推进,北京与张家口两个赛区128项冬奥会场馆及设施开工123项,国家速滑馆看台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北京冬奥村完成项目招标和公司组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体育馆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以冬奥会为契机共同打造以冰雪运动和文化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对口扶贫力度加大

张家口、承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脱贫致富工程联动推进,京津两市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环京津相关地区工作方案正式实施,北京市14个区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23个县(区),天津市5个区与河北省承德市5个县对口帮扶工作深入推进。2019年,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互派挂职干部200余人次,向三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1.8亿元,支持实施扶贫项目近400个。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长江经济带发展,2016年1月在重庆、2018年4月在武汉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系统谋划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举措,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立下规矩、划定红线。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沿江11个省市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沿海沿江“T型”开发轴线上,在发展初期,沿江省市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忽视了流域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生态承载力的脆弱性,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了一时一地的发展,却透支了生态环境“账户”,生物物种急剧减少,湖泊、湿地和草地大幅萎缩,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长江经济带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顶层设计,形成了“1+N”的规划政策体系。“1”是一个总规划,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N”是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制定的一系列专项规划、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分别出台相关规划和指导意见,各省市制定实施方案,为转变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提供保障。

经过探索实践,沿江11个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各方面深刻认识到保护和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78万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从2015年的42.2%、45.3%提高到2019年的46.5%、49.7%。这充分说明,保护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抓长江大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能够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愈加凸显。

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长江一江清水两岸翠绿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我国古人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观点,要求长江经济带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水是长江经济带最核心的要素,长江水的质量决定长江经济带质量。千百年来,长江经济带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江河湖、干支流、左右岸,形成了一个以水为核心的多种资源要素相互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以治水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开展非法码头整治、打击非法采砂、破解“化工围江”、岸线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实施沿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长江流域18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彻底拆除非法码头并复绿1 254座,规范提升107座;完成清理整治违规岸线利用项目2 020个;“搬改关转”化工企业963家,整治“三磷企业”172家;搬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达178.9万亩;完成579座尾矿库闭库;完成沿江造林绿化1 318万亩,基本建成长江两岸绿色生态廊道。

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长江12个劣Ⅴ类国控断面已消除9个,剩下3个也有明显改善。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 372个黑臭水体已消除87%。岷江、沱江、乌江和清水江等重点支流的总磷浓度较2016年下降接近四成。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提高到80.7%,较2016年底提高了7.4个百分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关系的生动表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首先要恢复绿水青山,然后要守住绿水青山,最后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在制度创新方面,率先在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同时,在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围绕加强规划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安徽省与浙江省在新安江流域开展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与江苏省在滁河建立跨省横向补偿机制。赤水河、酉水等跨省支流也在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在科技创新方面,长江经济带依托上海、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型省份建设,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3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四、发挥长江综合立体交通优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思路,这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黄金水道运输能力进一步释放,港口与航运中心形成合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成型,交通绿色化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黄金水道功能不断提升。长江货运量多年居世界内河首位,具有独特的物流成本优势。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荆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投入使用,5万吨海船可直达南京,万吨轮船可达武汉,3 000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重庆,长江航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长江干线货船平均吨位提升至1 880吨,年货物通过量29.3亿吨,比2015年增长34.4%,“黄金水道”的优势和效益逐渐显现。同时,通过整合港口资源,沿江大型港口与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显著提升,长江干线亿吨级大港达到15个,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的大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成效显著。水上运输更加绿色,油气电混合动力、电动等清洁能源动力船加快推广使用,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设施和岸电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陆上运输网实现广覆盖,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通高速铁路的城市超过70%,县级及以上通普速铁路的城市约60%,中欧班列线路组织开行超过30条;县级及以上通高速公路的城市约95%,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达到100%。空运网络节点不断增加,长江经济带民用运输机场增至86个,我国首个以货运为主的湖北鄂州机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批进港铁水联运专用线项目已开工建设,武汉至洋山江海直达1 140吨集装箱示范船、宁波舟山至马鞍山2万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投入运营,长三角内河港口至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河海联运船投入使用。成都、重庆、贵阳、武汉等城市一批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将形成多式联运网络化服务。

五、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是一个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从对内发展看,上中下游、江河湖泊、干支流、左右岸、岸产城的协同发展水平提高;从对外发展看,同“一带一路”建设更加融合,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在全国区域分化延续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加大上中下游地区统筹协调力度,地区分化得到初步遏制,区域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扎实推进。从整体上看,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人均GDP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为0.404,比2014年下降0.026。从比重上看,2015年到2019年五年间,上游地区生产总值占下游地区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5%;中游地区生产总值占下游地区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接近74%;上游地区人均GDP占下游地区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接近53%;中游地区人均GDP占下游地区的比重提高近6个百分点,接近88%。

在对外开放方面,长江经济带具有通过“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衔接广袤的欧亚内陆和南亚、东南亚等辽阔海洋,对内辐射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优势。目前长江经济带设立了上海、江苏、浙江、湖北、重庆、四川、云南7个自贸试验区,在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中占比近40%。以上海和长三角引领带动、内陆地区加快建设开放高地、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长江经济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到44.3%,占世界的比重达到5.3%,创下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最高值。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 265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59万亿元。其中,香港陆地总面积1 106.7平方公里,总人口750.07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2.87万亿港元(折合约2.53万亿元人民币)。澳门陆地总面积32.9平方公里,总人口67.96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4 347亿澳门元(折合约0.37万亿元人民币)。珠三角九市陆地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 446.89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8.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亲赴广东考察调研,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多次对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大湾区建设领航掌舵、把脉定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狠抓贯彻落实,不断推进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工作,反复强调、殷殷嘱托、亲自指导,要求提高规划建设顶层设计水平。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机制。2018年5月10日、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规划纲要》进行审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规划纲要》,并于2019年2月公开发布《规划纲要》,对推进大湾区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向社会各界描绘了大湾区建设美好蓝图,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和舆论的高度关注。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深圳指明了发展方向,确定了总体定位。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大湾区城际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陆续印发实施,一批政策文件正在抓紧编制。《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配套政策、实施方案共同构筑了大湾区建设“1+N”规划政策体系。

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这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三年来,粤港澳三地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以推动创新政策对接为主攻方向,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重要载体,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实施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合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

(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廊”(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点”(河套、横琴创新极点)建设框架逐步搭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区域首批五条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实施,已有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方分院、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入驻;香港区域土地平整工作有序推进,特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科技创新。探索粤澳合作新模式,加快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中医药国际培训和中药产品海外注册,研究支持在横琴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澳门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入驻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深圳光明科学城完成了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将与毗邻的东莞大朗共同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共同成为引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广州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启动建设。截至2019年底,广东省在网络空间与安全、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领域已建三批共10家省级实验室,积极组织粤港澳三方优势科研力量新组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引进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国家纳米中心等15家高水平硬科技平台。

(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良好并开放共享

2018年8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项目在广东东莞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国内外各领域的用户开放。该装置的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材料基因组、脑解析与脑模拟、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合成生物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系统实验装置、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预研。根据有关要求,这些设施建成后,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共享使用。

(三)财政科研经费跨境使用取得突破

2018年5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实现了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过境支持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个基础前沿类专项全部对港澳开放申报。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向港澳开放,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可牵头或独立申报,项目资金可直接跨境拨付到港澳两地的单位账户。

(四)合作办学项目和相关科研院所建设进展顺利

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9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正式动工,学校建成后将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现已开工建设。中科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在香港正式注册,再生医学与健康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创新中心两个平台已纳入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经费预算。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强化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三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内地与港澳、珠江东西两岸的联系更加密切。

(一)公路、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开通,大桥珠澳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模式。历经十余年的规划建设,伶仃洋上大桥飞跨,如同玉带连接起了粤港澳三地,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成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制度对接的试验田。南沙大桥顺利通车,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更加便利。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香港西九龙站实行“一地两检”通关模式,可直接通达的内地城市越来越多,香港居民来往内地更加便利。大湾区铁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赣深、广汕高铁加快建设,广湛高铁、深茂铁路深江段开工建设,穗莞深城际延伸至前海、深惠城际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开展。

(二)空域结构和机场群布局不断优化

加快珠三角地区空域结构调整,研究形成广州终端管制区规划和空域结构整体优化初步方案,完成模拟仿真评估。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批复建设,惠州机场扩容扩建工程完工,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澳门机场改扩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前期论证工作加快推进。

(三)口岸建设和改造取得新进展

皇岗口岸改造有序推进,新旅检口岸建设、口岸综合办公楼建设前期工作已同步启动。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联检大楼珠海侧海关查验及配套区域已封顶。横琴口岸旅检通道于2020年8月18日投入使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横琴口岸澳方口岸于2020年3月18日正式移交澳门。

(四)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5G基站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粤港澳通信漫游费逐步降低。中国移动等企业与港澳运营商联合推出融合通信计划,实现粤港澳三地资费一体化。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西气东输二线广州压气站改造工程及配套外电工程、三线闽粤支干线(广州—潮州段)建成投产。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工程投产通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四、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取得新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无论是国际、国内都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事业。三年来,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市场一体化,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一)人员往来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出入境证件便利化应用深入推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纳入全国统一的出入境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认证服务范围。广东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53个国家人员可经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空港口岸免签过境。

(二)跨境车辆通行更加高效

2019年4月12日,海关总署在中山市保税物流中心升级相关软硬件设施基础上,成功完成“跨境快速通关”进出口实货、实车测试,大湾区内地九市已全部具备“跨境一锁”对接实施条件。港澳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入出内地通行政策逐步放开,粤港非营运小汽车于2019年2月和4月分两个阶段免加签试用通行大桥口岸,港珠澳大桥通行实行“互联网+”审批模式。香港和澳门经港珠澳大桥通行的机动车及其驾驶人的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和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的有效期延长至一年,广东省直接采信港澳机动车检验信息,核发电子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海关与公安交管部门数据通道正式打通,为交管业务和海关备案业务线上申报提供了平台支撑,大湾区跨境车辆业务全程实现“网上办”“协同办”。粤港澳跨境非营运小汽车指标管理新规出台,投资类、人才类、捐赠类指标申请范围和条件放宽。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进一步便利,数量逐步扩大,实施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电子化措施,并在横琴入境口岸实现代购交强险、查验车辆、审核凭证、核发牌证一站式服务。内地与香港航空运输安排备忘录修订,粤港间直升机运营航线航班和内地与香港间多式联运代码共享合作安排进一步放开。

(三)跨境资金流动障碍进一步破除

2019年,货物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正式启动,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为信用优良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试点工作运行平稳、反响良好,港澳居民可在香港、澳门便捷开立内地个人Ⅱ类、Ⅲ类银行账户。2019年,财政部在香港发行150亿人民币国债和60亿美元主权债券,并配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在澳门首次发行20亿人民币国债。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对外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将有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五、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快构建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人民的期待。三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密切配合、持续发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共同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大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一)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就学、就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就业方面,广东省印发实施《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将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加快推进前海、南沙和横琴等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广东省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了面向在内地高校毕业的2020年应届优秀港澳学生的公务员招录公告。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招聘首批4名港澳人才入职,为粤港澳青年人才交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广东省已制定实施细则,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社会保险方面,《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印发实施,内地与港澳社会保障衔接将有据可依、有序推进。广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措施的意见》,进一步保障了港澳居民在粤养老保险权益。

教育医疗方面,教育部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及学位的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内地与澳门教育合作。出台并落实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及其随迁子女在大湾区内地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措施,2019年,在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港澳学生达到8.53万人,粤港澳三地已缔结姊妹学校(园)1 046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港珠澳大桥口岸病媒生物联合监测控制机制建立,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购房的政策全面落实,目前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均不需提供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条件。横琴19万平方米土地出让澳门,用于建设兼具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于一体的“澳门新街坊”项目。2019年11月8日,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在珠海揭牌,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首个综合社会服务项目,可以为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社会服务。

(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深圳河等水系相关控制单元的水质目标及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规划,列入2019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广州市147个、深圳市159个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广东省积极加强与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深入推进区域性空气监测和治理。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灾害预警监测联动机制草案和海洋防灾减灾行动计划,修订《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粤港澳三地加强信息沟通,着力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联合应对“天鸽”“山竹”台风等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协调配合更加密切,联防联控体系逐步完备。

(三)职业资格互认范围进一步扩大

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并开始实施《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在金融、法律、建筑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允许港澳居民申请内地中小学教师资格。对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股比和从业限制进一步放开,允许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共有477名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报考。开展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试点,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协作。前海、南沙和横琴等自贸试验区试行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并通过备案方式允许港澳工程建设专业机构及人士在区内提供服务。

(四)港澳居民在内地金融服务不断优化

支持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银行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通过大湾区内地银行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支付,目前已推动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香港)电子钱包、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中银澳门手机银行和澳门通MPay钱包项目上线。工银亚洲、中银香港和南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了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购房金融服务,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也于2019年11月在澳门推出类似服务。

(五)文化旅游交流不断深化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旅游经济论坛·澳门、香港国际旅游展、大湾区文化使命国际论坛、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澳珠烟花汇演、琴澳音乐节嘉年华等活动成功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青年实习计划、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习考察计划、港澳大学生内地文化实践活动等项目持续开展。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在广州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在澳门设立,“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取得积极成效。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盟成立。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党中央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次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对外公布。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海南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直接指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部门和海南省牢记使命、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有力有序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在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生动范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要坚持开放为先,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7]两年多来,海南牢牢把握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契机,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2019年,海南省进出口总值905.8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进口562.15亿元,增长2.1%;出口343.71亿元,增长15.4%;对美国、欧盟的货物出口值分别增长62.1%和53.1%。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启动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8]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制度设计和分步骤分阶段安排。

为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有关方面主动作为,迅速响应。海关总署正式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监管办法》,在洋浦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中国民航局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鼓励、支持外航在现有航权安排下,在海南经营客、货运第七航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推动总体方案的落实,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海南省印发实施《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决定》。

(二)贸易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2018年12月,《中国(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将海口市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于2020年1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海南全省。高起点建设海南特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标准版12项功能的基础上,增设海南特色应用,2020年2月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81个小时,较2017年压缩98.33%。在全国率先实施服务贸易先导计划,推出20项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2019年,海南服务贸易出口增长33%,首次实现顺差6.53亿元。2017—2019年,海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连续增长(见图3-1)。

img

图3-1 2012—2019年海南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海南省统计局。

(三)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

在全国率先创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实行外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设立国际经济发展局、大数据管理局、博鳌乐城管理局等法定机构,采取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和国际商务服务水平。2019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338家,同比增长102.4%;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连续两年实现翻一番。

(四)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海南与香港共同启动旅游、经贸、金融、会展和文化体育方面等10个领域合作,主动深入阿联酋、新加坡、文莱、斯里兰卡、以色列、捷克、保加利亚等地实地考察,共谋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优势,积极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务实交流与合作磋商,系列主题活动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10月,柬埔寨王国驻海口总领事馆开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在海南设立的首家总领事馆。

二、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9]

(一)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围绕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海南对标世界银行标准,连续出台《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年)》《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共推出69项改革创新措施。共梳理公布三批“不见面审批”事项1.5万项,实现全省85%的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正式上线商事主体登记平台——海南e登记,推出24小时网上自主申报商事主体登记和商事主体注销“一网”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

截至2020年4月,海南先后对外发布7批77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部分制度创新案例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被中央改革办交流推广,“全天候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监管系统”得到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还有多项案例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为推动建设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海南有序实施强化竞争政策试点,成立竞争政策研究中心和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反垄断委员会,推进强化竞争政策试点实施方案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积极推进商事仲裁国际化,设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国际贸易仲裁和国际商事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完善。

(二)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10]海南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培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为抓手,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两年多来,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海南坚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调控房地产市场,采取全域限购、严格限贷和限制转让等调控举措。在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情况下,海南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2019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 000亿元,连续四年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3∶20.7∶5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12.4个百分点至59.6%。非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为58.4%,提高6.9个百分点。12个重点产业对海南经济增长的贡献达67.3%,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涌现。2019年,海南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约8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实现增加值262.1亿元,同比增长4.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8.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4.2%和34.4%。2019年,海南新批准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110家。为贯彻落实“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重大改革创新任务,2018年12月,国内首单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奇异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ABS)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实现国内知识产权证券化零的突破。

(三)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11]海南省始终坚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千方百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力求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大力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利。加快推进深化海南大学教育综合改革开放试点,印发实施《海南大学国际人才、高层次人才直接认定高级职称暂行办法》,将职称评定权下放海南大学,允许海南大学设立特设岗位用以聘用高层次人才,自主设置和调整教学、教辅和科研机构。制定出台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在海南兼职兼薪、海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外籍人才等相关规定,广开门路,广纳人才。

2018年4月以来,海南省重点用人单位共引进人才8.3万余人,增长4.2倍,其中国际人才7 700多名,增长52%。从国家部委和发达省市分两批选派174名优秀干部、两批博士服务团到海南挂职。选派300名业务骨干到国家部委及其他省市自贸试验区跟班学习,组织13批次干部赴境外学习培训。“南海系列”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打造“南海名家”“南海英才”等系列品牌。

三、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有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12]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始终坚持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力求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打响“海南旅游”这一品牌。

(一)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丰富

2019年,海南启动实施为期一年的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推出上千场活动、众多优惠以及丰富的旅游主题产品、主题套餐。成功举办国际大帆船赛、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重要国际赛事,吸引了全世界体育运动爱好者的目光。

成功举办国际品牌博览会、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音乐节等重大赛事节庆活动,为海南旅游创造了新热点、带来了新流量。着力打造4小时、8小时飞行经济圈,实现执飞国际航线103条,通达境外62个城市。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 311万人次,同比增长9.0%,其中入境游客143.59万人次,增长13.6%;实现旅游总收入1 057亿元,增长11.3%。

建成亚洲最大的国家帆船帆板基地公共码头,持续推进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海南特色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亚特兰蒂斯、长影100等主题公园等相继开业,多种类型的主题游园赢得了众多年轻朋友的青睐。推进海南旅游服务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工作,聚焦在线旅游等重点领域,在海口、三亚等城市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聚焦“点线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三亚市吉阳区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效益逐步显现

离岛免税购物是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自2011年政策实施以来,对海南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海南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13]随着海南全面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旅游供给质量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海南多管齐下,为中外游客创造更加便利的免税购物体验。

一方面,经过多次调整,海南离岛免税政策限额有了大幅提升,从最初每年每人5 000元的限额,提升至2018年的每年每人3万元的额度。2020年7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正式落地,海南免税额度提升至每年每人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从38种增加至45种,并取消单件商品8 000元的限额规定。该项政策实施后的首周,海南离岛旅客累计购物6.5万人次,免税购物总额达4.5亿元。另一方面,海南先后在海口、三亚等地设立4家免税店,实现“空、海、铁”旅客全覆盖。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口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 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购物人数1 609.7万人次。

(三)旅游消费政策稳步实施

继2018年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落地后,2019年公安部出台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2条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免签入境政策、更具吸引力的引才引智政策和更为便捷的高端旅游出入境服务等措施,实现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海南入境15天免签。

海南在邮轮游艇旅游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推进海南三亚等邮轮港口海上游航线试点的意见》,在五星红旗邮轮投入运营前,同意先期在海南三亚、海口邮轮港开展中资方便旗邮轮海上游航线试点,有力促进海南邮轮经济发展,激发邮轮旅游市场的活力。

2019年6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海南对境外游艇开展临时开放水域审批试点,建立游艇备案制度,简化了游艇入境手续,有力提升了海南游艇业对外开放水平。2020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自驾游进境游艇,游艇所有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免于为游艇向海关提供担保,进一步激发了海南游艇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四、重点功能平台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优势,集聚创新要素,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海南综合竞争力。[14]海南坚持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核心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突出实效的重要平台。截至2019年底,海南重点产业园区共吸引15 478家企业落户,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贡献税收420.5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33.9%。

(一)洋浦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紧紧围绕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总体目标,洋浦经济开发区坚持做好“基地、通道、平台”三篇文章,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截至2020年6月,洋浦共开通28条内外贸航线,其中内贸航线12条、外贸航线16条,实现东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2019年港口吞吐量突破5 000万吨,完成集装箱量年均增长27%。

2020年,洋浦经济开发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洋浦海关创新实行全国首例“保税油品同船混装运输”监管模式,该项制度将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推企业做大经营量,每年预计可增加外贸出口额50亿元。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发布的同一天,“中远海运兴旺”完成了船舶注册登记,成为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注册的货轮,标志着“建立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创新设立便捷、高效船舶登记程序”在洋浦落地生根。2020年1—5月,尽管受疫情影响,洋浦港的货物吞吐量仍逆势上涨,整体吞吐量达2 225.72万吨,同比增长10.28%,其中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15.23%。

(二)博鳌乐城先行区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助力先行区在应用国际医疗新药品、新装备、新技术方面创造众多“全国第一”。保税仓和可追溯系统启用,特许药械审批提速,并可以提前储备药械,方便医生和患者。目前,先行区进口特许药械品种引进突破100例,可用抗肿瘤新药、罕见病药达100种,成为国际先进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物进入中国市场的最重要门户。

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已实现9家医疗机构开业或试运营,引进签约院士专家团队51个(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成立院士工作站10个。2019年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约6.4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时间,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数增长近3倍,医疗机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4.5倍。

2020年4月,先行区举办“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搭建了国际创新药械集中展示、科研转化和医学培训的新平台。6月16日,海南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条例》,将先行区管理体制、开发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管理等内容制度化、法定化,为先行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其他重点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总体规划出台实施,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设方案、南繁科技城产业规划编制完成,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科研机构选址确定,深海技术实验室完成注册登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产业规划和海关监管方案完成编制。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吸引了150余家企业及科研机构签约入驻,包括中国农科院等8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船舶集团等5家央企和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一流大学在园区内聚集。

海南生态软件园已吸引了腾讯、百度、华为等龙头企业在园区内布局,100余家国内区块链头部企业和机构在园区落户,园区内现齐聚1 000余家游戏企业和电竞企业。

2019年,海南各重点园区实际利用外资4.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倍,占全省比重为28.83%。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542.7亿元,同比增长19.02%,占全省比重为59.91%,其中出口总额248.12亿元,同比增长5.95%,占全省比重为72.19%。重点功能平台对外开放方面的引领效应不断扩大。

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15]

海南坚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保障和特色优势,严格落实源头把关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实效

海南以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为引领,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海南省河长制湖长制规定》《海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生态领域法规政策和制度措施,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呵护海南绿水青山。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政绩观。自2018年起,海南对全省各市县进行差别化考核,并取消12个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

海南加快推进在省内4 40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已印发实施,并组建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挂牌成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9—2025年)》完成编制,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慧雨林项目正式启动,热带雨林公园相关立法工作稳步推进。

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全面推进,全省211万公顷林地、32万公顷湿地全部纳入生态管控空间。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省市县联动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暨“三线一单”编制试点,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8年5月,海南开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等工作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海南通过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积极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加快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重点水体达标率上升4.3%。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2019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7.5%,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

(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行

2018年5月,海南开始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公务、公交新增和更换车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汽车,2019年推广应用1.29万辆,保有量提升56.2%。2019年3月,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海南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并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印发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19—2030)》《海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出台国内第一部省级专项“禁塑”地方法规,公布了首批“禁塑”名单。

六、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持续加强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80%的土地、60%以上的户籍人口在农村。这就决定了海南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必须要托好民生之底。

(一)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道出了关注民生福祉的殷切嘱托。2018年以来,海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明显增加。2019年,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679元,增长8.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5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8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2018年以来,海南向省内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派出8 083名干部,组成2 75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所有镇村全覆盖。推行电视夜校、消费扶贫、橡胶价格(收入)保险等政策措施,破解脱贫攻坚难题。2018年,海南省8.6万人脱贫,81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4.5万人脱贫任务高质量完成。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的0.79%下降到2019年的0.01%,提前一年基本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2020年2月28日,五指山市、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正式摘帽。至此,海南省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

(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2018年以来,海南通过嫁接优质基因,签约落地和洽谈的“一市(县)两校一园”及重点园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项目达70余个,累计建成招生学校34所,实现所有市县引进优质基础教育项目全覆盖。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附小、哈罗公学、德威公学、剑桥幼儿园等一批中外知名学校纷纷签约落户。海南高校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共771所高校建立友好院校关系,并加快推进海南大学“部省合建”和世界一流学科创建。

海南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在19个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领域基本实现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18个市县组建医联体,海口、三亚列为国家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建成省内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远程医疗系统联通。深度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灵活就业人员及离休人员已全部纳入异地就医人群范围。

(三)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为进一步规范海南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2020年4月1日,海南开始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构建适应自贸港需求的反走私治理体系。海南省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三位一体”机制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海口市秀英区、三亚市天涯区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示范。搭建完成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公共招聘网上平台。加快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电子社会保障卡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依法治省、市(县)工作纵深发展,19个市县均成立了依法治市(县)机构。创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构建专职化、专业化、全覆盖人民调解格局。建设“全时空、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通“12348”律师咨询热线,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惠及面和有效性,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打破“一亩三分地”和地方保护主义,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集聚度,更加注重提高区域连接性,更加注重提高政策协同效率,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来,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区域协作机制不断健全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地方跟进、国家推动的协作格局,三省一市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机制不断建立健全。

(一)协作区域逐步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长三角地区经济、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一体化协作区域也由上海及周边城市扩大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长三角”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市群。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长三角范围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设计了长三角全域、中心区、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等四个圈层结构,形成新片区拓展功能、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复制、全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协作经历了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形式。《规划纲要》印发后,中央层面成立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将三省一市和国务院12个部门纳为成员单位。至此,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城市推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省市级层面,并最终上升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协作内容持续丰富

经过不断探索,长三角地区逐步建立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人社、金融、商务服务、产业、食品安全及城市合作12个合作专题。《规划纲要》着眼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区域联动发展、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等方面,对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对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区域协同创新等已经具备条件的领域,明确提出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对营商环境创建、市场联动监管、公共服务等具备一定条件的领域,重点是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逐步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尚不具备条件的领域,强调融合、联通、协调、互动,提出了一体化发展方向。一体化协作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

(四)疫情联防联控彰显优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三省一市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次召开主要领导视频会议,部署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及时建立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出台了疫情信息互联互通、防疫物资互济互帮、复工复产互助互动等“7+5”协同合作事项政策举措,在全国较早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用1个月左右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2个月左右时间实现了住院病例的清零,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胜利。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派遣多批次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医疗机构和方舱医院,积极协调防疫物资支持北京,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长三角力量。

二、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长三角三省一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共绘发展“一幅图”,形成协同规划、携手谋划、行动计划有机衔接的推进格局。

(一)以规划为引领加快一体化建设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改革新高地、争当开放新尖兵、带头发展新经济、构筑生态环境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推动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牵头编制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聚焦交通、能源、创新、环保等重点领域,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二)“1+N+X”规划政策体系加快构建

2019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规划纲要》,加快落实“N”个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和“X”个配套支持政策,积极构建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一体化制度框架。《规划纲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打破“一亩三分地”和地方保护主义,减少行政干预,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使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全球资源吸纳能力。在《规划纲要》统领下,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和赋予省级政府用地审批权、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税收征管服务、异地就医门急诊费用直接结算等政策措施已印发实施,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已按程序报批,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一体化治理体系总体方案、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

(三)三省一市各扬所长推进一体化战略实施

《规划纲要》印发后,三省一市均出台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上海围绕七个重点领域和三大重点区域,提出了65项具体举措;江苏明确了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的总体工作布局,共列出80项重点事项;浙江重点推进“九高九共同”主要任务,并推动编制形成N个专项行动计划和11个设区市实施方案;安徽明确九个方面重点任务、216项具体举措和30个重大工程。

三、科创产业协同创新不断突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抓手,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聚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不断提升自主科研能力和水平。

(一)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稳步推进

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完成编制,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开展前期研究工作。三省一市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签订《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推进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探索规划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上海光源二期顺利出光,软X射线装置实现重大突破,超强超短激光10PW用户装置全部建成,硬X射线市级重大专项完成中期评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和类脑芯片等两个功能型平台以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活细胞成像平台、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设施建设顺利,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逐步释放;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与安徽合肥共创量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二)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建设加快

2019年4月,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运行,整合区域内2 420家法人单位的3.1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60亿元。截至2020年5月,平台累计访问量达7万人次,服务长三角地区的用户占外省市用户量的50%以上,收到各类科技需求142个,解决了106个,解决率达到74.6%,有效推动了科技资源与服务的跨区域共享。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创新券”在区域内通用通兑,吸引用户集聚、提高用户黏性。

(三)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成12个长三角分中心,培育了科创帮、迈科技等一批机构服务长三角企业转型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三省一市联合实施空间运动目标智能跟踪型星载多分辨光学成像技术研究等22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新型异构自组织通信网络研发及产业化等9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9年上海技术合同输出至苏浙皖5 756项,合同金额204.89亿元,上海吸纳长三角技术合同3 985项,成交金额9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71.6%。

(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打造“G60科创云”平台,协同成立机器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新能源等产业联盟和5G创新发展联盟,全国首个跨省5G视频通话在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四城实现互联。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发布《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率先启动建设四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发布《2019长三角智能制造发展白皮书》。上海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12英寸生产线顺利建成投片,临港集团与江苏大丰、浙江慈溪、安徽合肥等地开展跨省园区合作,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为沪浙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温州等地在上海设立“科创飞地”,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优化

长三角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高效衔接和有机融合,构建安全、便捷、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

《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启动编制。杭黄铁路、商合杭高铁北段、郑合高铁、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等高速铁路通车运营;通沪铁路一期正在进行静态验收;沪通铁路赵甸至黄渡段转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进入开通倒计时,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转入试运行试验阶段,沪苏湖铁路、上海机场连线、沪通铁路二期越江段正式开工;宁淮铁路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高铁营业里程近5 000公里,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设区市。

(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

长三角第一批17条待贯通省际“断头路”中,盈淀路—锦淀公路、常熟至嘉善高速公路已通车,城北路—岳鹿路贯通;其余14个项目28个路段中,4个路段已建成、19个路段开工建设,5个路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累计开通57条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客运线路,三省一市交通部门联合起草《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完成嘉兴桐乡(乌镇)、海盐至浦东机场客运班线增设。长三角10个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实现“一码通行”。沪杭甬高速智慧化改造已启动实施,2020年将完成基础示范部分建设。

(三)港口航运工程有序推进

积极探索港口发展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世界级港口群。上海港集装箱支线班轮已对接长江中下游主要港口、实现与洋山深水港区江海直达,沪浙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方案在抓紧推进。长三角航运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安徽省港航集团纳入上海组合港。江海联运和长三角港航一体化进一步加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积极推进,马鞍山和浙江舟山港通航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建设,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京杭运河苏州、杭州段主体基本完成;杭平申线平湖段和海盐段、沪昆铁路桥改造工程通过交工验收;长湖申线航道已全线建成、苏申内港线(上海段)西段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四)协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已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着力优化区域内各机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提高区域航空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开工建设上海机场联络线,南京禄口机场改扩建、杭甬温三大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规划建设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开通合肥到深圳、洛杉矶、芝加哥、河内、香港的定期货运航线和合肥到欧美生鲜包机航线。

(五)共同强化能源保障建设

淮南—南京—上海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越江管廊贯通,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江苏段全面施工,中海油滨海、芜湖液化天然气(LNG)接收(转运)站项目实现新开工;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工程、安徽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桐城、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前期工作;1 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形成长三角输电环网。

五、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不断加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水域、空气、土壤等环境治理,合力推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推动形成信息互认、标准相通、治理协同的工作机制,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一)合力推进生态环境共同保护

三省一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同步提前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换用国六汽柴油,全面落实“三油并轨”;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水域全面实施换烧低硫油措施;实施区域柴油货车和港口货运污染治理专项方案。2019年,41个城市PM2.5浓度平均为41微克/立方米。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工作,共建水质预警应急联动系统,加强区域供排水安全;共建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太湖蓝藻水华和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联防联控,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等专项行动,共同推进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2019年,3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及以上比例达84.1%,劣Ⅴ类比例大幅下降,仅为0.3%。

(二)全力做好生态环境治理

协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实施环太湖综合整治和生态湿地修复。共推长江口北支湿地和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建设,共同维护生物多样性,共同落实《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加强长三角船舶和港口污染联防联治联控。江苏、安徽稳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三)生态协作机制不断创新

依托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控与协商对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统一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编制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清单,推进大气面源污染防治。2013年底和2016年初,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委及三省一市分别成立长三角区域大气、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沪苏浙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一体化”为驱动力,推动生态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长三角区域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实施方案》,建立太湖淀山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深化临界地区省级以下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建设。健全危废联合监管机制,依法优化危废跨省转移信息互通和审批机制。皖苏推进实施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皖浙共同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沪苏浙启动太湖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四)深化区域环境监管联动合作

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治理联合调研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边界应急联动和专项执法,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现场检查和太浦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落实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领域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统一区域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联合惩戒措施。开展长三角执法互督互学,制定长三角统一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区域执法尺度。加强净土、清废联防联治,积极开展固废危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启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梳理,率先开展三省一市环境准入、污染排放等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标准的对接梳理工作,组织梳理生态环境领域“十四五”时期标准一体化清单,共同研究建立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推进联络机制。

六、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不断加快

长三角不断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协作、文化旅游共建、社会保障和信用体系建设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一)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搭建三省一市养老保险数据交换平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效率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探索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长三角41个地级以上城市,截至2020年5月,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 017家,累计结算115.98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2.74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1.61亿元。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截至2020年5月,上海累计经办400余例。开展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协助认证,推进工伤保险领域有效合作,印发《长三角地区工伤保险合作专题会议纪要》《长三角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合作专题会议纪要》。

(二)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加快共建共享

三省一市联合开发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起成立研究型大学联盟,开展智库论坛等系列合作。长三角区域急救车辆转运信息共享平台投入使用,逐步建立起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立并完善区域养老服务协作协商机制,共同签订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合肥备忘录,推动区域养老合作试点和合作项目开展。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区域协作,建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失信信息共享和公示机制、食品药品信用分类监管机制。

(三)就业创业合作持续深化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信息共享机制,连续11年举办长三角地区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暨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2019年共有千余家知名企事业参会单位推出2.2万余个工作岗位。构建长三角公共就业创业和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围绕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对口劳务等方面深化合作。

(四)文化旅游体育合作深入开展

启动实施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深度合作项目。共同举办长三角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联合推出“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旅游护照、惠民一卡通等文化旅游产品,探索搭建“乐游长三角”网络服务平台,开展文化旅游主题推广活动,共同打造江南水乡文旅品牌。联合制定《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五)信用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积极创建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推进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机制建设。共同建设“信用长三角”平台,推动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截至2020年5月,已归集区域内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处罚信息2万余条和382家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关联分析形成211家预警企业名单。围绕疫情联防联控需要,加强区域疫情防控失信人员信息共享,在“信用长三角”网站发布“长三角疫情防控失信信息”800余条。

七、协同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以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统领,加快开放新平台建设,推进自贸区融合发展,全面增强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一)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印发实施,示范区执委会已正式挂牌运作,沪苏浙共同召开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一体化示范区以清单制对年度重点工作作出安排,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完成时限等,正在加快形成一批软硬件成果。

(二)协同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印发实施,制定推进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验收。江苏自贸区获批,浙江自贸区扩区和安徽自贸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长三角自贸区体系加快完善。沪苏浙联合签署《上海江苏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省一市口岸部门签订《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共建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大通关物流数据信息共享。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合作开放平台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

(三)协同办好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发挥溢出效应,建成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等49个交易服务平台。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展会,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品牌影响力。

(四)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19年5月22日,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开通。截至2020年6月,政务服务、公积金跨省协助查询、法院诉讼服务等65项服务事项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件268.45万余件,法人事项办件30.2万件,个人办件238.2万余件(全程网办全量数据),同步在41个城市共开通543个线下专窗办理点。共同制定实施《关于允许境内自然人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办法》《关于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士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试行办法》等文件,签署落实《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长三角地区共同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合作意向书》,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合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寻根溯源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16]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治理和发展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长5 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长治久安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治理黄河作为安民兴邦的大事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全局,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围绕系统治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推动黄河流域治理取得根本性改观。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刻牵挂沿黄省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2018年、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要抓好乌梁素海等湖泊生态综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我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70多年一代接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黄河频繁决口改道、下游频繁断流的态势得到扭转,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19年沿黄九省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58.5%,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上书写下新的篇章。

二、巩固黄河防洪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特有的水沙条件决定了黄河洪水防御调度难、洪水威胁大,下游河道是“地上悬河”,一旦决口,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人民治黄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黄河流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水沙调控和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全流域干支流水库、两岸堤防和蓄滞洪区等组成的“增水、减沙、调控水沙”的水沙调控体系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通过防洪工程运用和沿黄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12次成功战胜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超过10 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进一步巩固了黄河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黄河下游滩区作为黄河河道的组成部分,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滩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长期受制于洪水威胁,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为保障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滩区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印发《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向河南、山东两省补助资金108.02亿元(其中河南省48.02亿元、山东省60亿元),支持两省通过采取外迁、就地避洪(包括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等多种安置方式,分阶段将河南省滩区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24.32万人整村外迁安置,全面解决山东省60.62万滩区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三、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同时,黄河流域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特别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塬梁峁川相间,植被较为稀疏,水土流失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此外,黄河流域也是我国生态类型最丰富多样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包含了冰川、草地、森林、湖泊湿地、荒漠等多种生态类型。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逐渐恢复,黄河流域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黄河上游源头区高寒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中游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显著,荒漠化沙化治理实现“人进沙退”;下游湿地生态保护不断强化,受损湿地生态逆向演替实现了根本性扭转。

上游三江源高寒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凸显。黄河上游的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为最大限度保护三江源重要生态功能,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修复第一、二期工程,累计投资214亿元,系统实施三江源环境保护修复;2011年,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内河湖湿地水域生态状况不断改善,高寒湿地面积稳定增长,扎陵湖、鄂陵湖等国际重要湿地水质常年优良。2016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正式启动建设,在法律政策、执行标准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深入探索,为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中游沙漠化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推进,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沙漠化防治方面,我国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并在沿黄省区设立了3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通过实施多项重大工程措施,我国在防沙治沙政策、技术、综合治理路径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技术,荒漠化沙化防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荒漠化沙化趋势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库布齐沙漠治理成效显著,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经过长期探索实践,目前,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入黄泥沙大幅减少,两岸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的体系和能力建设日趋成熟,水土流失治理正发生着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下游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逐步恢复,生态退化局面得到有力扭转。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黄河断流、沿黄地区引水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水量明显减少,湿地萎缩,出现海水倒灌、土地侵蚀等问题。近20年来,通过加大黄河流域调水调沙和水资源调控力度,实施改良退化湿地、修筑沿海围堤、增加湿地淡水存量等措施,黄河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鸟类数量达360余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平衡作用明显增强。

四、沿黄城市群加快建设

黄河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纽带,人口众多,经济腹地广阔,总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地位。2019年,沿黄九省区主要经济数据见表3-2。

表3-2 沿黄九省区主要经济数据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一)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平台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的19个城市群中,中原、关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山西中部、宁夏沿黄等都位于黄河流域,其中,中原、关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4个城市群是跨省区城市群。近年来,沿黄城市群发展不断提速,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更加科学合理,并形成了郑州、西安、济南等一批经济体量大、辐射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中城市,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已破万亿元,兰州、呼和浩特、银川、西宁等省会城市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沿黄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也在显著提升,据统计,西安、郑州常住人口均已突破千万,济南常住人口接近900万人。

(二)交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沿黄省区铁路、公路网络日益完善,铁路营运里程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公路里程占全国的近30%,90%以上的县城通二级以上的公路,农村公路基本覆盖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日益成熟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渐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地对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快递下乡、电商物流等新需求也带来了物流行业的“井喷式”发展,黄河流域铁路、民航客运量快速增长。2019年,沿黄省区(不包括四川)总客运量达33.76亿人次,占全国比重为19.2%;货运量为117.91亿吨,占全国比重为25.1%,其中铁路货运量和公路货运量为26.11亿吨和88.28亿吨,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60.5%和25.7%,尤其是铁路货运量总额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见表3-3)。

表3-3 沿黄省区(不含四川)客货运服务情况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三)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沿黄各省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区位、产业发展潜力,突出特点特色,不断加强区域间协作联动,积极在国家经济布局中谋划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功能与定位。如山东正在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与内蒙古、陕西、宁夏共同打造“外电入鲁”大通道;河南联合周边地区成立了中原经济区,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合作建设能源金三角,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能源支撑;内蒙古、陕西、宁夏共同打造呼包银榆经济区,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山西、陕西、河南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正积极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正积极谋划建设“黄河上中游经济区”,打造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性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五、全国重要农牧业和能源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带,分布有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国家商品粮基地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畜牧业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一)农牧业优势明显

黄河流域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现有耕地4 000万公顷左右,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0%。沿黄九省区中,河南、山东、内蒙古等都是产粮大省,2019年,三省区粮食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三、八位。从区位上看,上游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西宁、兰州、天水以北,长城以南的广阔黄土高原,以及汾渭盆地、宁蒙河套平原、下游沿黄平原和湟水、洮河等支流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9年,沿黄九省区粮食总产量23 438.1万吨,占全国的35.3%;肉类产量2 641.7万吨,占全国的32.2%;油料产量1 703.97万吨,占全国的48.8%;水果产量10 694.89万吨,占全国的39%(见表3-4)。

表3-4 沿黄九省区主要农作物产出情况 单位:万吨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二)能源地位重要

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且相对聚集,是国家能源资源富集区,也是全国主要的煤炭电力、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基地。流域内共有资源型城市75个,占全国的28.6%;煤炭储量1 881亿吨,占全国的75%;天然气储量2.02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7.2%;石油储量11.95亿吨,占全国的34%;水电可能开发量4 152.2万千瓦,占全国的9.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上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其中,山西916.2亿吨,内蒙古510.3亿吨,陕西162.9亿吨,分别占全国的36.8%、20.5%和6.5%。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和甘肃,其中,陕西3.8亿吨,山东2.9亿吨,甘肃2.8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1%、8.4%和8.1%。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其中,内蒙古9 630.5亿立方米,山东7 802.5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17.7%和14.4%。除四川外,其余八省区2019年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分别为4.3亿千瓦、9 813.3万千瓦和8 745.0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36.3%、46.7%和43.7%;发电量分别为1.9万亿千瓦时、1 766.9亿千瓦时和1 042.2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37.3%、43.5%和46.6%(见表3-5)。

表3-5 沿黄省区(不含四川)电源装机量和发电量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9年统计数据。

六、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力度空前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汉、回、藏、蒙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黄河流域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陕甘宁、晋冀鲁豫等革命老区和根据地,以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有关部门和沿黄省区不断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力度,相关省份立足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正加快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本省区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研究谋划一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大工程。沿黄九省区45家博物馆成立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将携手共讲黄河故事,联合推出黄河文明系列巡回展,担当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使命。陕西省制定了《2020年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计划》,健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体系,着力推动黄河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完善黄河流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青海省把以河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抓实抓细抓落地,正编制本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打造河湟文化品牌。河南省沿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资源十分丰富。河南已成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家委员会,正在加快推动编制本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加强黄河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分类助推四大板块高质量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2016年以来四大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季度增速见表3-6。

表3-6 2016年以来四大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季度增速 单位:%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2省(区、市),总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人口约3.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西部地区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2012—201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1.4万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为新时代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明了方向。

(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紧盯“三区三州”[17]等深度贫困地区,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因地制宜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2—2019年,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由5 086万人减少到32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5%下降到1.1%。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三区三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127万元。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完成,大部分搬迁人口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及大型安置点配套教育、医疗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加密,空间可达性大幅提升。

铁路方面,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5.6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40%;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9 630公里,占全国高铁营业里程的27%。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高铁营业里程突破1 000公里,高铁已连接西部大部分省会城市和70%以上的大城市。浩吉铁路(内蒙古浩勒报吉至江西吉安)开通运营,增强了北煤南运通道能力。沿江高铁、西成铁路、渝昆高铁、贵阳至南宁高铁等铁路干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川藏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基本摸清,规划建设方案基本稳定。

公路方面,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总计5.8万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38%。7个西部省区里程突破5 000公里,四川、贵州两省高速公路位居全国前五名。目前,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及国家级、省级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地区总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务全面完成。

民航方面,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民航机场115个,占全国的比重为48.9%(见表3-7)。5个西部省区的民航机场数突破10个,其中新疆达到21个。成都、昆明、重庆、西安等机场客运吞吐量稳居全国前十名。成都天府机场、贵阳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等工程开工建设,甘孜机场、梧州机场(迁建)等建成通航。

此外,水运方面,推进实施广西贵港至梧州3 000吨级航道、青海龙羊峡—拉西瓦航运建设等工程。邮政方面,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建制村直接通邮,截至2019年底,7个西部省区实现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水利方面,开工建设新疆玉龙喀什水利枢纽等工程,滇中引水、引洮二期和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19年,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突破2 500万人。能源方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大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有效解决。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发电等项目投产,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开工建设。通信方面,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实施,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

表3-7 西部地区民航机场数量

img

资料来源:根据民航局行业统计公报整理。

(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重点生态工程。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37亿亩,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经国务院同意,西部贫困地区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坡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1 843.3万亩土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稳步构建,祁连山、三江源、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四川、宁夏等省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加快推进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生态产品实现公益性价值。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实现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中央财政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提高西部生态功能脆弱地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所在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四)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快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西部多个省会(首府)城市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在本省区占比)在全国排名靠前,西宁、银川在50%左右,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超过30%,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户口迁移政策进一步调整完善,西部省会(首府)以外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从市辖区人口看,截至2018年底,西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重庆、成都、西安),200万~400万人口地级及以上城市8个(南宁、贵阳、昆明、兰州、乌鲁木齐、柳州、绵阳、遵义),100万~200万人口地级及以上城市31个(见表3-8),50万~100万人口地级及以上城市22个。

表3-8 西部地区市辖区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

img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

(五)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强化,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西部地区培育壮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陕西积极培育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动能。大数据、健康养生、旅游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等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西部地区聚集。能源资源等传统产业加快结构性调整,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弃风率、弃光率均下降至7%以下,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积极推进。贵州毕水兴、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等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进。

(六)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重庆、四川、陕西、广西、云南等省(区、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对外开放功能平台也进一步增加。以规划出台为引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步伐加快。中欧班列量质齐升,西部地区年开行列数已突破5 000列,增速持续在高位运行,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年开行列数突破1 000列,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中老铁路、中巴公路、中缅油气管道等跨境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新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项目顺利运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在中哈边境公路口岸全面实施并在全国推广。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成功举办,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七)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加快深化改革步伐。西部各省区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改善营商创业环境。贵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3天。西藏推行多规合一,工程审批周期从283天压缩到100天以内,超额完成国务院提出的120天目标。宁夏等地简化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实现外资企业设立“不见面、零收费、跑一趟”。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完成公司治理机制重构、激励制度化建设等试点主体任务,改革后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四川深化电价改革,超额完成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目标任务。

(八)社会民生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上升。2019年,西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和1.3万元,分别是2012年的1.7倍和2.2倍。国家对西部地区社会民生各领域投入不断加大,支持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提质扩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和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西藏、南疆四地州学校项目和新疆、新疆兵团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项目建设资金原则上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额安排,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财政分担比例由50%提高至80%。截至2019年,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西部9个省级平台、10个市级平台和19个区级平台。农村三级卫生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云南、新疆试点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对西部地区309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临床专科。西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突破4 000万吨/日。兴边富民行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不断巩固。

二、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蒙东地区),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截至2019年底,东北地区总人口约1.2亿人,地区生产总值约5.6万亿元,人均GDP约4.6万元(见表3-9)。

表3-9 东北地区基本情况

img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各地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地区考察,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作出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为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正式启动实施,也标志着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2016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党中央、国务院对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18]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指出,下一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要有新的战略性举措,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19]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重要论述精神,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1+N+X”政策体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全面振兴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运行逐步企稳,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东北地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019年在21个城市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以评促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2018年、2019年连续开展“金融助振兴”系列活动,改善融资环境,累计签约项目超过180个,签约额约4 400亿元。辽宁出台了全国首部省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设立了第一个省级营商环境监督机构,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地。吉林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放在改革首位,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黑龙江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品牌,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2 402项,真正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到位。与过去相比,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一些企业家表示“投资不过山海关”已是过去时,纷纷前往东北地区投资兴业。

国企改革走向深入。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有关方面积极支持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2019年将20家东北国企纳入第四批混改试点,占全国1/8,一些国企混改取得了良好成效。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地方国企厂办大集体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黑龙江、辽宁总体完成改革。辽宁与招商局集团成功牵手,基本完成沿海港口整合;吉林“一企一策”推进昊融集团、通钢集团等成功实施市场化重组;黑龙江龙煤、农垦、森工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案例3-1

东北地区国企混改案例

案例1 东北特钢2016年陷入严重的经营和债务危机后进行破产重整,2017年8月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了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自当年9月起主要生产指标开始好转,10月创下2011年来首次盈利,订单量连续刷新。2018年以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彻底走出破产“泥潭”。

案例2 东北制药曾经常年面临生产线停滞、经营大幅亏损的不利局面,2018年引入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方大集团,将监督建议、流程管控、财务管理三项制度引入东北制药。集团由内而外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增长109%,员工薪资增长60%以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就业、纳税等社会贡献突出,在地区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趋于稳固。从经济总量看,东北三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0%。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从创新能力看,忠旺集团、东软集团、沈阳远大、新松机器人等依靠技术创新,成为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2019年,东北三省14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2018年增加5家。辽宁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23.7%,民间投资占全省比重达65.6%;吉林民营企业上缴税金799.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1.6%;黑龙江飞鹤乳业在香港上市,哈尔滨新光光电成为东北首家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二)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辽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大连英特尔二期建成投产,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开工建设。吉林开通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宁波的内贸外运新航线和中欧班列(长春)等跨境运输通道,“一带一路”共建项目达133个。黑龙江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黑河公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相继合龙。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中车齐车集团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60个,其中出口“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从22个增加到44个。

区域对口合作不断加强。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组织东北地区三省四市与东部地区三省四市开展对口合作(见表3-10)。三年多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有关省市共同建机制、搭平台、抓项目、促交流,一些先进理念做法在东北地区得到借鉴推广,一批产业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对口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4月,对口合作省市共签署产业类合作项目840多个,协议投资额近7 000亿元。

表3-10 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方案

img

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加快建设。辽宁、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辽宁自贸试验区123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揭牌运营以来,签约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684.1亿元。大连金普、长春、哈尔滨国家级新区以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和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2019年,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3%,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2.1%。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2016年,经国务院同意,《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印发实施。近年来,东北地区和有关方面推动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重点项目90多项,总投资约9 000亿元,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稳步推进。高铁网规划“八纵八横”最北一横重要组成的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内蒙古第一条跨省高铁通辽至京沈高铁新民北站铁路,以及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等均已完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京张智能动车组下线运行。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集双高速公路东丰至双辽段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能源石化类建设项目亮点不断。东北地区第一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扎鲁特至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北段(黑河—长岭)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行。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部分主要设备设施进场安装,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庄河300兆瓦海上风电场等相继开工,项目建成后年节约标煤1 400多万吨。恒力石化2 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仅用19个月建成,成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中首个投料开车的全资民营大型炼化项目。

新动能培育类项目成效初显。长光卫星技术公司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一期已投产,形成以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年产30颗卫星及200架无人机。吉林漫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部分投入运营,成功举办了国际雪联越野滑雪赛中国巡回赛等活动,吸引中外游客参加,有效带动周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全面建成后可吸纳就业约5 000人。近期,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建设。

生态环保民生类项目扎实推进。引绰济辽、吉林西部供水、松花江干流治理、富锦市锦西灌区等一批水利工程有效恢复改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吉林省2016—2019年累计改造城镇棚户区35.95万套、农村危房5.9万户,解决285.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黑龙江佳木斯年处理3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有效带动居民就业增收。这些项目为推进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制造业等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东北地区产业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辽宁中部、吉林中部、大连沿海、黑龙江大庆设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辽宁推出一批工业互联网项目,上云服务企业3万多户。2019年,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高端装备占比达58%。吉林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2019年汽车产销完成288.9万辆和284.7万辆,其中一汽红旗汽车打响民族自主品牌,产销量均突破10万辆。黑龙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五头五尾”重要指示精神,建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油头化尾”“煤头电尾”“煤头化尾”项目554个。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稳定地区经济、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辽宁实施28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2019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 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7 500户。吉林加快“数字吉林”建设,万米钻机“地壳一号”创造亚洲新纪录,“吉林一号”在轨卫星已达到16颗,累计完成4万余次拍摄任务,开创我国商业卫星应用先河。黑龙江“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旅游品牌在全国打响,2019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684亿元,分别增长19%、19.6%。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布局建设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航空遥感系统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1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项行动”,2019年19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创十年来新高,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上升到9.7件。吉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5%,率先开展科技创新联合体试点,校正装备制造项目打破国际垄断。黑龙江2019年有效发明专利达2.5万件,哈电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大型立式脉冲发电机组,将驱动我国能源“神器”——“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完成我国能源装备制造史上的一次创举。

(五)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优势巩固提升

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东北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在全国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粮食产量连创新高。2019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超过2 700亿斤,比2012年增长20.8%,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3%,净增量占全国粮食净增量比重超过80%。其中,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 500.6亿斤,实现“十六连丰”,建三江“万亩大地号”再现丰收景象,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绿色食品面积、农业机械化率均居全国第一。吉林粮食总产量达775.6亿斤,增产49亿斤,净增量全国第一,连续七年粮食产量达700亿斤以上。辽宁粮食产量达到486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强化森林、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辽宁深入开展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工程,2019年治理水土流失266万亩,辽河干流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吉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环境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查干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规划,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虎豹定居数量稳定增加,2019年劣Ⅴ类水体大幅下降9.9个百分点。黑龙江启动实施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工程,2019年优良水体比例同比上升16.1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3%。

(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按照时序进度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贫困发生率进一步下降,为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辽宁高质量完成13.25万人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和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目前正在对剩余的1.42万未脱贫人口进行重点扶持并确保脱贫。吉林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76万人,1 4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个贫困县正在履行摘帽程序。黑龙江贫困发生率由0.65%降至0.07%,剩余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剩余5个国家级贫困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

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养老保险支付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总体良好。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教育现代化、全民健康、公共体育等公共服务工程扎实开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辽宁2019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 820元,位居全国第八位,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3%,适龄儿童毛入园率提高到90.5%。2016—2019年,吉林累计完成147项民生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20万人,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民生问题得到基本保障。黑龙江2019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6.1%,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20%下降到16%,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三连增。

三、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7%;2019年末常住人口3.71亿人,占全国的26.6%。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在全国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部地区崛起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四是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五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六是坚持绿色发展,七是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八是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为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5%,居四大板块首位,产业、投资、地方财政、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领先全国,为支撑全国经济稳定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见表3-11)。2019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1.9万亿元,占全国22.1%,同比增长7.3%,2017年第三季度起,增速连续10个季度领跑四大板块。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9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1∶52.8∶35.1调整为8.2∶41.8∶5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8万元,同比增长8.4%,达到全国水平的82.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幅均在8%以上,高于全国增速2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 453亿元,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 003亿元,占全国的21.0%。2012—2019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见表3-12)。

表3-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表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3-12 2012—2019年中部地区分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创新体系持续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武汉、长沙、合肥跻身2019年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武汉国家先进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和武汉信息光电子、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洛阳农机装备等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中部地区布局,涌现出一批重大源头创新成果。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一批优质科教创新资源落户中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成功创建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湖北荆州、赣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借助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优势地位,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看好的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先进制造业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科创产业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持续加快。

(三)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

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形成一批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原材料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安徽智能语音、江西LED技术、河南智能终端、湖北光通信、湖南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9年,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见表3-13),成功撑起半边天。农业发展核心区的定位更加突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1%,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37.5%,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活跃,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

表3-13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与比重

img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文中对源数据只保留了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若按此数值进行相关计算,会导致占比的计算值与实际值有所不同,下同。

(四)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持续增强

区域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中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6.3%上升至2019年的56.8%(见表3-14),城乡区域发展日趋协调。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断壮大,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等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合作深化,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圈加快发展,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一批节点城市和中小城市培育壮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纵四横”轴带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主骨架,沿长江、京广、陇海、京九经济带的人口、产业、城市布局趋于协调,沿沪昆、大湛、石太—太中银等新兴经济轴带实力进一步壮大,形成了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优势,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功能平台加快发展,湘江新区、赣江新区等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进一步流向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湖北荆州、赣南、湘南湘西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河南、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湖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武汉东湖、长株潭、郑洛新、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快速发展,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

表3-14 2012—2019年中部地区分省城镇化率 单位:%

img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长江流域环境持续改善,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关系更趋协调,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洞庭湖、鄱阳湖等重点湖泊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丹江口库区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初显成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得到有力保护,一泓清水不断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物种资源丰富度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增加,湿地保有量为51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8.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PM2.5平均浓度不断下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初步形成健全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长江、淮河、湘江、赣江等主要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高。

2012—2019年中部地区各省森林覆盖率见表3-15。

表3-15 2012—2019年中部地区各省森林覆盖率 单位:%

img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开放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外贸外资较快增长。2012—2019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速达8.5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8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提高到7.5%,中部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2019年,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826.14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59.8%,成为重要的外资目的地。高水平开放平台布局加快建设。中国(河南)、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挥重要作用,15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其中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位列全国39个综合保税区第一位。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由武汉、郑州等地始发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由2013年的80列增加至2019年的8 225列,开行数量年均增长116.44%。走出去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更加多元、结构日益优化。2012—2019年中部地区各省对外贸易总额情况见表3-16。

表3-16 2012—2019年中部地区各省对外贸易总额情况 单位:亿美元

img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七)人民生活跃上新水平

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2019年中部地区新增就业超过500万人,外出农民工总量超过9 600万人;高中毛入学率超过90%;各类博物馆超过1 000座,当年参观人数超过2.5亿人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8 567.8万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18 444元提高到2019年的26 02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缩小,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181万人,比2012年减少3 26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3%以下。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吕梁山区、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井冈山、晋绥边区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

四、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10个省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稳定器”。2019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5%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3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51.6%的经济总量、80.6%的对外贸易额,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部地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国内市场、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等方式,扎实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经济发展“稳定器”作用突出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地区,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四大板块中长期保持第一,在实现经济平稳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2019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为51.1万亿元(见表3-17),同比增长6.2%,占全国比重为51.6%,分别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29.5个百分点、30.9个百分点、46.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为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国比重为8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7.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为3.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7.8%。

表3-17 2019年四大板块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二)重要动力源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逐渐成为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动力源。东部各省市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将区域战略向纵深推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瞄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为龙头,努力布局形成世界大科学设施群,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研发机构,提升参与全球科技竞争能力和水平;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瞄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着力建设全产业链平台,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在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下,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动力源地区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地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显现,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2019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5万亿元、11.6万亿元、23.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43%(见表3-18)。

表3-18 2019年重要动力源地区生产总值分布表

img

续表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三)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东部地区坚持自主创新,主动作为,出台实施各项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科创实力。北京围绕优化创新生态,发布实施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30条政策措施,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推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研人员长期期盼的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实现制度性突破。[20]上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施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政策措施。广东深入落实“科技创新十二条”等政策,持续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九大重点领域4批研发计划项目。[21]

随着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要素不断集聚,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2018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达6 288.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8.4%(见表3-19)。东部地区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国比重为72.6%,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5.2%、9.5%、2.7%,可见东部地区无论在创新投入还是产出方面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各省看,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左右,位列全国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近5 7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3.1%。[22]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461家,占内地总数1/4的规模,居全国首位(见表3-20)。广东研发经费支出2 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有效发明专利量、专利合作协定(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23]仅深圳市就集聚超过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出华为、大疆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明星企业。

表3-19 2014—2018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表3-20 2014—2019年东部地区专利授权数 单位:个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四)产业升级有力推进

东部各省市制造业基础强,改革动力足,在产业升级进程中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山东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四新”经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产业领域增势强劲。广东出台“制造业十九条”,部署实施“六大工程”[24],高起点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25]

2019年,东部地区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逐渐从2014年的5.8∶45.4∶48.8调整为2019年的4.6∶38.9∶56.6(见表3-21),农业比重逐年下调,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东部地区各省市工业内部结构看,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2.8%和44.4%;福建制造业投资增长16.2%,技改投资增长19%,领跑全国;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河北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工业设计加速赋能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表3-21 2019年东部各省三次产业总量及占比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五)开放潜力进一步释放

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正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在更高层次推动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海以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为契机,在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更加便捷,一小时生活圈正逐渐形成,“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

2019年,东部10省市进出口总额为25.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80.6%(见表3-22)。其中,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为11.7万亿元和12.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81.5%和79.9%。北京、河北、浙江、福建、山东、海南等省市进出口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福建、天津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至第八位。

表3-22 2015—2019年东部地区各省市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元

img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数据整理。

(六)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凸显

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正在积极谋划构建都市圈体系,规划编制和机制建设逐步推进。便捷通勤网络逐渐形成,北京市域(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开通运行,广州和佛山地铁实现互联互通。中心城市产业协同发展逐步深化,深圳与东莞联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产业集群。

2019年,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4个国家中心城市以0.4%的国土面积集聚5.5%的人口、创造11.2%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他省会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经济人口集聚程度和城市首位度也在不断提高。

(七)陆海统筹力度加大

海洋经济是东部地区的经济特色,各省市结合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深圳、上海等努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山东威海等一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涉海科技创新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扎实推进,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东部地区关于海洋领域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区实力和特色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外向型特点愈发显著。2019年,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海洋生产总值达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0%。

(八)生态环境稳步改善

东部地区高度重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探索绿色生态发展路径。北京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福建2019年完成植树造林超过107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海南认真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天津2019年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0%,提高10个百分点,劣Ⅴ类地表水比例首次降至5%。江苏2019年PM2.5平均浓度达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1.4%。


[1]《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 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2]《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17年4月14日。

[3]《习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人民日报》2019年1月19日。

[4]《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人民日报》2014年2月27日。

[5]《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 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6]《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 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7]《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8]《习近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人民日报》2020年6月2日。

[9]《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0]《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1]《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2]《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3]《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4]《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5]《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4月14日。

[16]《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日报》2019年9月20日。

[17]“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涉藏州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州;“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18]《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9日。

[19]《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19年8月26日),《求是》2019年第24期。

[20]《202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日报》2020年1月19日。

[21]《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南方日报》2020年1月19日。

[22]《202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日报》2020年1月19日。

[23]《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南方日报》2020年1月19日。

[24]“六大工程”包括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

[25]《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南方日报》2020年1月19日。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分类助推四大板块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协调性不断增强、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京津冀三省市、有关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奋力开拓,扎实工作,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伴随一项项重要规划出台,一个个重大工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