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故事 > 第51章

治学三境界

治学三境界

治学三境界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2003年7月13日)

摘自《之江新语》

延伸阅读

“治学三境界”,是国学大师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里的一段话。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治学三境界”将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个词句巧妙化用,将原词对爱情浪漫缠绵的刻画改造成治学、创业的三种境界,增添了哲理意味。

第一境界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词上阕移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注入离恨之情;下阕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相思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以此寄托胸臆,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引用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以春愁相思为主题,着重表现爱的艰辛和无悔,作者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抒情写景,感情真挚。王国维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轻而易举,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上阕写正月十五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祥和景象;下阕写寻觅意中人,刻画出一位不慕荣华、甘受冷落的美人形象。王国维以此引申,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习近平以“治学三境界”阐释理论学习,把劝学的道理寄托在优美词句中,启发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各类理论知识。“治学三境界”启示我们,理论学习不仅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远大追求,也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领悟“灯火阑珊处”所藏的真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