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故事 > 第38章

“像牛一样劳动”

“像牛一样劳动”

“像牛一样劳动”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那些创作出脍炙人口作品的文艺大家,也无不有着心无旁骛、沉潜稳重的品质。

唐代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中唐时期以孟郊、贾岛为代表,在诗歌创作中有着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着意于文辞的锤炼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推”字还是用“敲”,贾岛曾为此斟酌许久,还因之结缘韩愈,留下了“贾岛推敲”的佳话。贾岛写了《送无可上人》一诗后,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他以诗注解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激动,苦吟精神可见一斑。对于苦吟的创作态度,不仅卢延让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寄托胸臆,李白在《戏赠杜甫》中也有“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的感叹,杜甫的传世名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家喻户晓。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是路遥的座右铭,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写照。路遥所处的年代,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形式和技巧求新求变令人目不暇接,但他坚持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平凡的世界》从1975年开始创作,到1988年5月历经艰辛成稿,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他曾先后进行过12次大的修改;小说《复活》的开头部分,竟有20种稿本。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习近平看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他对文艺工作寄予殷切期望,也多次指出文艺领域有“高原”缺“高峰”、脱离人民和生活、虚无价值戏说历史等问题。习近平列举古代、当代和外国作家态度专注、踏实创作、艰辛努力的名言和故事,正是为了勉励文艺工作者,要以创作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为己任,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还讲述过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以此寄意文艺工作者,只有拿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打造出好的文艺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