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故事 > 第104章

寻找莎士比亚

寻找莎士比亚

寻找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2015年10月21日)

延伸阅读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两位同时代的东西方戏剧大师,两位大师同在1616年逝世,又在2000年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莎士比亚写过众多剧作和十四行诗,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更有耐人寻味的立意和主题。在他笔下,延宕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邪恶冷酷的阴谋家麦克白、刚愎自用的将军奥赛罗、昏聩暴虐的李尔王等,人物形象令人过目难忘;爱与宽恕、复仇与背叛、死亡与毁灭、“人的哀乐与生的光华”,作品的主题恢弘深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感慨:“每一条意识的河流都通往莎士比亚,白天和黑夜都迂回而不间断地通往莎士比亚。”莎翁的挚友、诗人本·琼森更是断言:“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他的代表作除了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经典作品。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戏剧作品《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如同莎士比亚的鸿篇巨制一样,这些作品展现了极为丰富广阔的人生,其中许多名句和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流传千古而不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杜丽娘,黄粱一梦经荣辱的书生卢生,梦入蝼蚁之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的游侠淳于棼……汤显祖以梦境写人生,以虚幻写现实,其浪漫的文学想象、绮丽的艺术文笔、深邃的人文精神,在当时的剧坛超迈绝伦。与汤显祖同时期的曲论家王骥德称赞他的剧作“婉丽妖冶,语动刺骨”。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都是“巨人时代”的“时代巨人”,以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讴歌,成为西方文艺复兴和东方人文启蒙的“时代的灵魂”,艺术的魅力使他们不仅属于一个国家,更是属于整个世界。

在习近平访英后,中国的抚州市向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赠送了一尊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人在一起的青铜塑像。如今,该塑像被放置在莎翁故居里,而另一尊同样的塑像则存放在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作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以自己与莎士比亚跨越时空的对话,以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同频共振,生动地阐明了他的一个判断:我们的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表明希望通过人文交流,拉近中国与英国的“文化距离”,让“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能“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