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 > 第59章

军人要有血性——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

血性,指刚强正直、无所畏惧的气质和品性。有血性就是英勇顽强,敢于担当,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和困难,都一往无前,英勇奋斗,有战胜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有血性就是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无论遇到多么危险的环境,都毫不畏惧,毫不退缩,为了完成使命,不惜流血牺牲,献出生命。有血性,是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也是衡量军人、军队是否合格的刚性标准;它是战斗力的内核,是军人的脊梁、军队的支柱。习近平强调军人要有血性,承载着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血脉,是对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的形象比喻和高度概括。

有血性的军队才能打胜仗。战争的铁血法则告诉我们,战场胜败从来不由军人从容选择,只能靠血性拼杀来博取。战争的胜利者不一定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具有超越战斗意志的血性之师往往能够创造战争奇迹,从容立于不败之地。实际上,我军就是以强烈的战斗精神和超常血性著称于世,谱写了以劣势装备打败拥有先进装备的国内外敌人的经典案例。革命战争年代,论人数规模,我军还不到国民党军的十分之一;论武器装备,我军是大刀步枪,敌人是飞机大炮;论保障,我军是小米饭、南瓜汤,敌人是大米饭加酒肉。抗美援朝时,我军在武器装备上与对手存在“代差”,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我军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广大官兵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具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和虎狼血性。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上甘岭战役等都是我军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经典战例;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不顾身堵枪眼,都是用热血书写的壮丽史诗。正是靠着一种藐视敌人的勇气,杀身成仁的豪气,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气,才把这支军队锻造成了历经千难万险、敢打硬仗恶仗、战胜一个个强敌的战争神器。毛泽东在总结我军抗美援朝胜利经验时,形象指出:“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这个“钢”是指武器装备,这个“气”就是指军人的血性、军队的战斗精神。

昨天有血性,不等于今天有血性。血性如果不经常激发,就会逐渐淡化蜕化、休眠沉睡。所以,血性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唤醒、反复点燃,需要经常维护、逐步提升。到目前,我们这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已经30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和平时光,是经济发展的机遇,却是军人血性、战斗精神的腐蚀剂。近些年来,在一些官兵、一些部队身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和平积习”:有的贪图安逸、怕苦怕累,有的追名逐利,有的怕出事故、降低训练标准保安全等,越来越远离过去老红军、老八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胆气和血性。习近平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应当威武,军人应当有血性。”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人,其勇于亮剑的血性永远不会过时。

当前我军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军队还存在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用忠诚和血性去弥补。所以,平时要注重培育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灌注部队,传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中华信条,传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优秀传统,传承“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红色基因,做到将士用命,寸土必争。平时要注重锻造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紧贴实战训练部队,把训练环境设真,练指挥、练技能、练战术、练心理,锤炼打不垮、拖不烂的“金刚身”。瞄准强敌训练部队,把作战对手设强,练思想、练作风、练毅力,在血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中培养血性。在执行重大任务中检验、提高部队血性,充分利用每一次军事任务、作战行动,磨炼顽强意志,锻造军人血性,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各项军事实践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军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血性作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