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 > 第127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持续打造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公元761年春天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所作诗歌《春夜喜雨》中的名句。诗词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指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暗暗地、静悄悄地来到大地,使大地万物受到雨水的滋养。现在经常用来形容通过采取有效办法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就是要求我们要结合军队、军营、官兵实际,打造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环境,让官兵在一日生活和教育训练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熏陶。

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是铸造灵魂的工程环境。人天天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之中,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天然的、不间断的无形影响力。优秀的文化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能够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腐朽、落后的文化则毒害人的精神和心灵。

强军文化是新形势下我军文化的特色和政治要求,对于强固思想防线、展示我军良好形象,对于陶冶官兵情操、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对于巩固提高战斗力、实现强军梦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先进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而不是强制力。因此,打造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就是使它具有昂扬向上的影响力、健康和谐的亲和力,像春风一样感化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受教育者在无形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紧贴官兵思想实际,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精神产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输思想,承载使命。因此,要把制作优良的精神产品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要坚持“姓军”“为兵”的方向,颂扬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讴歌广大官兵的崭新风貌,给官兵精神补钙、士气加钢、思想淬火。无论是一堂课、一句口号、一首歌,还是一幕剧、一部电影,都要把革命理想融入官兵生活,说官兵的话,写官兵的情,让官兵发自内心地喜欢,真心实意受感动。一首《强军战歌》让无数官兵感受到无尽的力量,一部《高山下的花环》激起多少官兵的爱国情怀。有的官兵说:每次观看《上甘岭》《甲午风云》《亮剑》这些爱国主义影视剧,就热血沸腾,就有一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血气在胸中奔涌。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官兵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热情。

植根部队沃土,培塑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思德、董存瑞、雷锋等先进人物激励了几代军人忠诚使命、不怕牺牲、夺取胜利,成为人民军队铸魂励志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打造中国特色强军文化的鲜活教材。要结合新的使命和强军实践,精心培塑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对能打仗、打胜仗具有强烈引领作用的先进典型,营造听党指挥、爱军习武、作风过硬的军营环境,推动部队全面建设不断提层次、上水平。

要把强军文化渗透到部队教育日常管理之中,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誓师大会等有庄严感的礼仪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和方式,比如催人奋进的战斗格言、惟妙惟肖的英模根雕、自我激励的梦想卡片等,使官兵处处受影响、时时动真情、点滴积累、耳濡目染,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领导干部的身教重于言教,官兵对教育者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因此,干部的自身形象对打造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感召官兵、引领风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