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62章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中国外交重视国际道义与责任

《孟子·滕文公下》有一句名言:“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说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理想中的“大丈夫”形象。在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评判标准与权势和财富无关,应该体现对社会道义与民族精神的重视。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引用了这句话,表明了我国对中东事务的态度和原则。他强调,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国家之间发展关系历来存在义、利两种取向。从根本上讲,追求国家利益和遵循国家道义并不会导致必然的冲突。一味逐利而不义,就难免会给双方今后的友好发展埋下祸根。若能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对道义的考虑,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能放弃部分利益,而将国际道义置于首位,往往能为事情的解决打开突破口,也会为双方日后发展更深层次的长期关系打下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这对其他国家而言,既是好事,也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看,“国强必霸”的魔咒似乎时刻在那些对中国的发展心存疑虑的国家间回响,即所谓的一个国家强大了必然会走上侵略扩张、干涉他国内政的道路。

我们正在开展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就是要打破这个魔咒。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奉献力量的庄严承诺。我们的承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中。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堪称“火药桶”,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域内国家间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域外国家因利益驱使纷纷介入其中,地区局势日益混乱,区域内的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从长远看,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局面也会对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与一些域外大国不同,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不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是采取客观的态度、为中东人民的利益着想,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种对国际和平的维护和争取、平等对待大小国家并且创造条件帮助他国发展的风格就是弘扬国际道义的表现。

除了中东问题外,中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体现了重道义、守承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履行我国为全球减贫事业及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承诺等方面,我们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我们承担大国责任,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在他国遭受灾难时发送物资、派遣人员进行救助。

中国外交重义守信的风格深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的影响。以义为先、讲究诚信、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倡导的做人理政原则。《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诸多名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思想家心怀“大同”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主张以德治国。这种思想文化积淀表现在当代中国外交上,就是倡导国际道德规范,弘扬国际正义,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使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拥有更强的感召力和发言权。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里,中国在自身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仍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数额不小的经济援助,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也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追求国家道义责任的表现。与此相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无私援助也为我国顺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做了很好的友谊铺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