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58章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中国外交要奋发有为

北宋尹洙,字师鲁,是著名的散文家,文风简洁有法度。《宋史》说他“内刚外和,博学有识度,尤深于《春秋》”。尹洙年轻时即考中进士,任过知县和馆阁校勘等官职,也很懂得用兵打仗的道理,写过《叙燕》、《息戍》两篇论述军事战略的文章,认为武备不可松弛,在当时影响很大。尹洙去世后,好友欧阳修写了《尹师鲁墓志铭》,在文中称赞他“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意在提醒后人不要忘记,尹洙是个忠义、豁达的谦谦君子,也是个不怕困难、敢作敢当的好官。

欧阳修的话告诉后人一个道理,就是遇事不要怕困难,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积极争取改变条件,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尚开拓进取的精神,人们常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常赞赏移山不止的愚公,称赞他大智若愚,敢为人先。

回望历史,改革创新始终是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不竭动力。闭关锁国的消极心态使明清两朝错失了工业革命的良机,而就在同一历史时期,欧洲推行宗教改革,卸下了宗教套在世俗身上的枷锁,又在早期资本主义开拓精神的引领下,迅速发展科技,积累财富,相继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只有积极调整,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善于创新,勇于变革,国家才会长盛不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新的多极世界正在形成。“历史终结论”落空了,世界秩序进入新一轮变化调整期。新中国外交正迈入一个崭新时期,它的突出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开拓进取、勇于担当。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形象的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如果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奠定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那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成就,使中国以崭新的发展中国家形象屹立在世界舞台上。当中国名义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时,来自西方的观察者们惊呼中国的崛起将重塑世界格局,并在报道中一再追溯唐宋时期的历史盛景。

实力增长的背后是责任的上升。随着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正在由单纯的加工出口转为对外投资,中国军人开始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远洋护航等世界事务,中国游客的消费成为很多海外旅游胜地的重要收入来源,中国人的身影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游子思乡,祖国也是公民走出去的坚强后盾。国家利益的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也在不断回应着这一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深化了全方位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战略策略指导原则。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行动,通过多次中美元首会晤积累了战略互信,夯实了合作基础,向世界释放出和平稳定的积极信号;主动谋划,改善了与部分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稳定了南海局势;在发达国家普遍出现反全球化苗头时坚定举起全球化的旗帜,向世界经济注入了增长的强心剂。特别是习近平提出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复兴古丝绸之路、拉动世界经济新增长贡献出中国方案,让世界经济发展成果能够普惠更多地区和人民。

习近平引用“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这句话,就是要提醒我们,中国之为大国,不仅在于国力强盛、人民富裕,更在于奋发有为的国人品格。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人要积极进取,勇于作为,肩上挑起大国的担子,传递更多中国声音,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展现非凡的中国气派。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智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