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42章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构建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关系

“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思是说,要讲求信用,谋求和睦。“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原文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思是说,尧政事昌明,与诸侯相处协调,民众也受其影响变得友善。

“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核心思想是讲求诚信,以和为贵,和睦相处,睦邻友好。它包含了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辟概括了“和”这一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也反映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外交政策的重要主张,以富含中华文化底蕴的话语拉近了中国与周边及世界各国平等交流与合作的心理距离,展现了真诚、坚定而执着的和平信念,传递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尊重文化多元化与文明多样性、倡导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世界愿景。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推动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逐渐成为利益攸关、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历史、文化、宗教丰富多样。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即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和平、和谐的珍视与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是讲求诚信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之说。对于一国而言,诚信更是关乎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没有扩张称霸的传统,五千多年来形成了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热爱和平也绝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奉行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政策。这些都是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依据。

中国与亚洲许多国家一样,曾饱受西方列强的殖民和侵略,相似的历史遭遇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对和平愈加珍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一是没有大规模战乱,二是全心全意聚焦发展。中国的发展为周边国家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繁荣,也使中国大受裨益。

周边是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本、稳定繁荣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周边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地位和优先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始于周边,也要依托周边。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的“和”文化以及和谐相处的国际观,阐释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思想的传承,也是从自身国情实际和国家利益出发,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与战略抉择。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中国运用中华文化“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理念与智慧,努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中华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绽放光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