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24章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心意相通才可弘义融利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访韩期间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使用“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强调要靠心通意合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此后,习近平又在多个场合表达相同观点。2014年11月21日,习近平在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发表署名文章,用“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表达要做太平洋岛国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2016年10月1日,习近平在孟加拉国《每日星报》和《曙光报》发表署名文章,用“惟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表达视孟加拉国为真挚朋友和发展伙伴的情感。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是对中国为人处世哲学的高度概括。与人交往,中国历来不提倡崇慕虚华、掺杂功利,诚如《中说·礼乐》所言,“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相反,以心相交、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的理念备受推崇、流传千古。汉代李陵在《答苏武书》中说“人之相交,贵相知心”,认为人与人交往,贵在心灵相通、交心交底。唐代诗人李白在《赠友人三首》中直呼“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北宋年间智圆禅师赋诗:“心交如美玉,经火终不热。面交如浮云,顷刻即便灭。对坐成参商,咫尺成胡越。我有心交者,不见几岁月。”以此赞颂与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士林逋之间互相引为知己的珍贵友谊。

习近平用“以心相交,成其久远”来描述国际关系,将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升华为中国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主张,可以使人自然而然地由人与人的层面联想到国家层面,从而以直白贴切的语言进一步诠释了“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的内涵,也赋予正确义利观更温暖的色彩。与西方重利不重义的对外关系准则不同,中国倡导的是以心相交、心意相通的对外政策和大国之道。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惟有以心相交才可感同身受、平等相待,才可“以义为先”、互相支持,由此共谋发展、互利共赢才会水到渠成。

周边国家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以心相交、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在同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被不断发扬光大。如,中柬传统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悉心培育,在将近六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幻中,两国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像老朋友一样经常见面,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双方始终互相理解、全力支持。2016年习近平访问柬埔寨,为中柬传统友谊注入新动力,将双方合作提升至新水平。中柬肝胆相照、历久弥坚的友谊正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的典范。

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外交的基础,以真心换真心、以大义赢真心的大国之道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得以鲜明体现。习近平曾生动描述,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永远都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例如,中国在与太平洋岛国建交数十年来,始终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由于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中国理解并尊重岛国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支持岛国平等参与国际与地区事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这份对岛国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的心意,赢得了岛国人民盛赞和珍视。正因如此,在涉及中国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太平洋岛国长期以来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支持。这正是以心交、义为先的生动体现。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通过直观而温暖的字眼,诠释了如何做到“以义为先”,进而实现“义利相兼”,使正确义利观的内涵更加丰富。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将中国历来崇尚的人际交往道德准则,升华为中国同周边、发展中国家交往的政策取向,于娓娓道来中,阐明了中国对大小国家平等相待的一贯主张和心意相通、弘义融利的美好希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