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党的建设 > 第20章

一张蓝图绘到底——山西右玉县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一张蓝图绘到底——山西右玉县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引言】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我想起了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现在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这样去做。”

【摘要】昔日“不毛之地”的右玉,今天变成了塞上绿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县的20任领导班子率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县林木绿化率由0.26%提升到54%。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创造了绿色发展的实践样本,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新形势下,大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对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激励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干事创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绿色发展 右玉精神 政绩观

一、背景情况

昔日右玉

(作者提供)

右玉地处晋蒙交界,是山西的北大门,属毛乌素沙漠天然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初,右玉土地沙化面积达76%,森林覆盖率只有0.26%,年均降水不足400毫米。风沙成患、山川贫瘠,干旱、风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民谣唱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这就是解放前右玉被风沙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民生困苦的真实写照。曾有国际环境专家断言,右玉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二、主要做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县委历届领导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硬是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如今的“塞上绿洲”,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4%。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一)蓝图的初绘——“右玉的老百姓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种树”

蓝图为什么具有生命力?因为右玉的这张蓝图是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是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1.寻求救民良方。1949年6月,一场狂烈的风沙,让刚刚洗去战火风尘,奉命担任新中国中共右玉县委第1任书记的张荣怀见识了右玉风沙的厉害,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右玉人民如何才能吃饱肚子、活下来?

张荣怀深知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答案。他曾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党的光荣优良传统,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任何坐在办公室的空谈都无济于事。战胜风沙的答案不在别处,就在群众中间。只有摸清右玉的情况,倾听百姓的呼声,才能真正破解难题,找到出路。”

张荣怀与县长江永济带头,历时两个多月对右玉全境进行徒步考察,走遍了大大小小300多个村庄。白天,走在山梁沟岔、田间地头;晚上,住进农户家里,向群众请教,寻求右玉的救民良方。

2.形成治县方略。在曹村,张书记偶遇了当地村民曹国权。他了解到曹国权用土改分的12亩好地换来一道沟,沟口植树挡风沙,沟内种庄稼,长得非常好。曹国权说:“不种树哪能种成庄稼!不种树哪能打下粮食!”

张荣怀与江永济思索着:树像一道屏障挡住了风沙,地里的沙子少了,土壤保墒耐旱了,庄稼自然长好了。他们讨论得出结论:种树!右玉要想没有风沙,就得种树;右玉的土地要想打下粮食,就得种树;右玉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种树。种树是右玉人生活和生存的必然出路!

在1949年10月24日县委工作会议上,张荣怀提出了改变右玉面貌的崭新思路:“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这个思路,得到了全县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影响右玉70年的治县方略。

这几句朴实的口号,改变了右玉人民的命运,改变了右玉未来的历史进程,影响了几代右玉人,影响了右玉前后20任县委书记和县长,锻造成坚不可摧的“右玉精神”。

3.开启绿色接力。第二年春天,右玉召开“三干”会,会议的主题为“向风沙宣战”。号召全县人民从当年开始,每人每年种10棵树,家家植树,人人植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向风沙宣战,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而艰苦奋斗。

热烈而艰苦的植树现场

(作者提供)

会后,全县干部群众扛起铁锹,在右卫城西门外的苍头河畔,栽下了改天换地的第一批树,跑出了20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的第一棒。据《右玉县绿化志》记载:从1950年春到1951年秋,全县共组织了四次爱国造林大竞赛运动,采取挖元宝坑、插杨树条的办法,栽植大片杨树林2.4万亩。

从第一届县委起,右玉20任县委、政府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种树就是讲政治,种树就是种民心、聚民心,既是职责也是使命。

4.规划绿化蓝图。1952年春天,30岁的第2任县委书记王矩坤上任。他和县长李文仁从雁北林业站请来技术人员,首次对全县的植树造林进行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县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1957年,第5任县委书记庞汉杰全面规划全县造林工作,制定了第一个《右玉县流域治理根治“五害”的五年规划》。规划确定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策略,逐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风沙危害的第一线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由营造防护林体系逐步建立用材林基地。对全县流动的大沙丘,采取“穿靴、戴帽、扎腰带、贴封条”办法,注重乔灌混植、林草结合、以草护林,坚持先固风沙、后连林带,逐年控制、多年成片,达到最终根治风沙、绿化右玉河山的目标。

这一规划打破一蹴而就的思想,充分估计了右玉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艰难性,是右玉首次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

(二)蓝图的攻坚——在沙梁上种活了树

黄沙洼是右玉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三战黄沙洼是右玉攻坚克难、大片造林成功的一次决定性胜利。

黄沙洼地处马营河和苍头河交汇三角地带,是一个长40里、宽8里的大风口,人称“吃了人烟吃山丘”的“大狼嘴”,沙丘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南延伸,直至把右玉县城三丈六尺高的北城墙几乎掩埋。

1.千人首战黄沙洼。1956年,年仅29岁的第4任县委书记马䘵元徒步考察右玉全境后,意识到坚持种树是右玉的唯一出路。

他在会上说:“右玉严重的水土流失,流掉的不仅仅是地表的泥土和水分,更是农民的粮食和血汗。一年比一年严重的风沙旱灾,已对右玉百姓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要想摆脱这种困境,靠天不行,靠地也不行,只能靠我们自己。但是,我们要记住,植树治沙是一场持久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坚持奋斗30年、50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脚踏实地,一棵一棵地去植树,一道梁一道梁地去绿化。”县委确定工作指导思想: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

几千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黄沙洼上种下了9万多棵树苗。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风把树苗全都刮起或埋没,他感叹道:“在右玉种树,比登天还难。”

2.联手二战黄沙洼。1957年7月,时年36岁的庞汉杰担任第一书记,马禄元虽仍是县委书记,实际上成了副职。但马禄元不计个人职位高低,两人精诚联手,继续奋战在造林治沙第一线。

庞汉杰考察后指出右玉主要问题是“五害”:风沙、干旱、水土流失、霜冻和冰雹。这五大灾害的源头都是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以致风沙成患。大力植树造林是根治“五害”的唯一出路,只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沙丘就一定会变成绿洲。他们动员全县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投入到植树造林再战黄沙洼之中。

三年后黄沙洼终于生机盎然,“黄风变清风,起风不起尘”,1.5万亩杨树林就像一道绿色屏障,保护着右卫古城,千百年来流动的沙丘终于被制服了。

3.巩固黄沙洼成果。为巩固胜利成果,1962年他们又带领干部群众对黄沙洼发动了第三次大会战。这次把单一的种树改为林草结合、乔灌混植、立体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他们还治理了马营河流域、李洪河流域,绿化了右玉城,到1964年,右玉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88%,比1957年增加一倍多。大面积林地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大大改变了风大沙多的自然面貌,实现了“让局部先绿起来”的目标。

从1956年到1964年,两任县委书记八年三战黄沙洼,极大地鼓舞了右玉群众植树造林的信心,同时打破了“沙梁上植树无法成活”的断言,也为全县大面积造林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三)蓝图的坚守——“飞鸽牌的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

右玉坚持不懈造林治沙,经过了困难时期的考验,遭受了十年动乱的影响,顶住了改革开放初期“有水快流”的诱惑,真正做到了“飞鸽牌的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三年困难时期,第6任县委书记关毅坚定植树“绿地皮、饱肚皮”,取得了优异的造林成绩。“文化大革命”时期,第8任县委书记王云山组建民兵连队推进荒山绿化。第10任县委书记杨爱云引进“三松”,林草间作治理“十大流域”。

1.不毛之地初变绿洲。1975年11月,第11任县委书记常禄上任。他是任期最长,也是植树最多的书记。刚到右玉时,他掌握到,右玉26年来人工绿化荒山荒坡40多万亩,还有80万亩荒山荒坡没有绿化。便暗下决心:“80万亩荒山没有绿化,这就是我的责任。我要让它全绿树青青”。

常禄在右玉8年,带领全县人民整整种了100多万亩的树,平均每年植树十几万亩。到1983年离任时,右玉人工林面积达到135万亩,比1974年增长了2.2倍,全县林地占到总面积的45.8%,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完成宜林荒山造林的县。他不仅坚守了蓝图,而且实现林木面积突飞猛进增长,让不毛之地初变绿洲。

常禄从右玉的实际情况出发,始终遵循“实干”两个字,不搞形式主义,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他常常这么说,“飞鸽牌”的干部要干好“永久牌”的事。

2.培养“永久牌”人才。常禄认识到,右玉林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是右玉本土培养出来的,是“永久牌”,而不是“飞鸽牌”,是可以在右玉扎根、不会飞走的人才。办一所右玉林业学校,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右玉林业学校7年间共培养林业专业人才1045人。这些人才奋斗在造林第一线,成为绿化右玉大地的技术骨干、贤才良将。

3.“爱树如命、惜树如子”。常禄下乡的时候,总是随身带着四件宝贝:铁锹、剪刀、卷尺和望远镜。遇到种树的工地,他拿起铁锹就挖树坑;看见该修剪的小树,掏出剪子就剪枝;为了解试种的松树、杨树生长情况,经常用卷尺丈量树干的高度和粗度;望远镜是为了站到高处观察林木生长情况,还有哪儿没有绿化的荒山荒坡,看有没有偷砍林木的人和啃食林木的牲畜。谁要是被他发现,轻则一顿痛斥,重则交罚款、重栽树,甚至还有被关“禁闭”的。人们都说他真是“爱树如命、惜树如子”。

常禄在右玉的土地上奋斗了8年,把他的一腔热血献给了这片热土和一棵棵的树。1982年7月,《山西日报》头版刊登了长篇通讯《心有群众树常绿》的报道。

(四)蓝图的丰富—“要让右玉老百姓尝到种了这么多年树的甜头”

1983年9月,第12任县委书记袁浩基任职时,右玉已经历30多年造林治沙,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但经济依然落后、人民仍然贫穷,各项事业发展滞后。在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有水快流”的发展思路颇为盛行,右玉周边地区的煤窑遍地开花,一家家的“万元户”相继出现。面对一些人“眼热”,想换“脑子”借助煤炭资源“快流”一下的要求,面对“绿化已到顶”“种树已成功”“植树影响经济”的声音,如何跑好植树造林、改善右玉生态环境的“接力棒”,如何改变人民群众的贫困生活,带领右玉人民走上富裕之路,成为他面临的首要难题。

1.制定“十六字”方针。1983年8月6日,北方旱地农业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作出指示:黄土高原地区要走“反弹琵琶”的路子,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袁浩基和县长姚焕斗一边学习,一边琢磨着右玉的发展新思路,共同切磋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农业发展“十六字”方针。

袁浩基认为:“植树在右玉已是一个不能动摇的方向,不能选择停止植树的脚步而去单纯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他说:“前面有榜样,后面有群众,没有绿色就没有右玉的发展。在右玉,绿色不进,风沙就进,不植树就是千古罪人,还当什么书记?”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方针是否科学可行,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 1984年7月,他们从全国的科研院所和权威部门请来100多名专家教授,召开了右玉县农业发展战略论证会,科学论证了“十六字”方针,并形成了《山西省右玉县农业发展战略论证会论文集》。

论证会后,右玉大地上掀起了贯彻“十六字”方针的热潮,全县林业、牧业、农业得到突破性进展,农业发展“十六字”方针,开启了右玉绿化大业从“求生存”向“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守住“绿色宝库”。右玉由“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媒体多方位深度宣传,引起领导和专家的极大关注。

袁浩基、姚焕斗与县委一班人认真总结了“小老树生成”的教训,提出了右玉建设“绿色宝库”的指导思想:乔灌草三个层次一起上,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一起抓,走多林种、多树种、多草种、高效益的大林业县的路子。在“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同时,他们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建起了右玉边鸡养殖场,办起了绿都沙棘饮料公司和人造压板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那时,一些人对袁浩基说:“右玉是捧着金碗要饭吃。右玉地下的煤可多了,挖出来就是钱,还愁富不了啊?”他在县委常委会议上说:“煤矿可以开采一点儿,但是一定要符合生态规律,一棵树都不能给我动。”他带领着县委一班人,不盲目地以采煤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认准了“十六字”方针这条充满各种困难却又有着光明未来的发展道路。

从1983年到1989年6年多时间,全县营造大片林50万亩,有林面积达到127.8万亩,占到总土地面积的43.4%,加上10多万亩人工种草,林草面积共达140万亩,占到总土地面积的47%。全县林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右玉人民踏上了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3.发展“灌木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右玉经历了三届县委政府班子,他们始终坚持植树造林、绿化右玉大地。1992年,右玉成为全省首批基本绿化县,并被授予“全国治沙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5年,乔、灌、草混交,针、阔、花同步,高标准完成了23公里新旧县城通道绿化,德国专家称赞“绿色通道”工程是“现代万里长城”。

1996年6月,右玉县委提出:发展灌木经济,力争在21世纪初把右玉建成拥有百万亩以上灌木资源的“沙棘柠条王国”,形成“三北”地区的特色林业基地。到1999年底,全县新建千亩沙棘园3个,万亩以上柠条片4个;新增沙棘林5万亩,柠条10万亩。1998年,在原有绿都沙棘饮料厂的基础上,引进汇源集团在右玉建厂开发沙棘产品,成为右玉沙棘产业龙头企业。“灌木经济”的提出,打破了过去只讲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的观念,追求的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4.推进“三大战略”。跨入21世纪,第16任县委书记高厚和县委、政府的同志们立足县情,汇聚民智,规划实践了跨越赶超的三大战略:一是实施移民并村撤乡强镇战略,实施“百村万人大移民”。二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战略,退还15度以上坡地耕地,打造畜牧强县。三是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战略,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到2004年,全县共建设移民新村7个,100多个自然村、上万村民实现了整体迁移;全县退耕30万亩,新增造林面积34万亩,新增多年生草地1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7个百分点。大面积的退耕还草,带动了规模养殖兴起,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五)蓝图的升级——建设富而美新右玉

2004年第17任书记赵向东上任时,右玉风沙基本得到治理,已经成为“塞上绿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如何发展成为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设新右玉。他首先组织了大调查,让四大班子全面深入调查,围绕“如何巩固右玉的成果、如何发展右玉的成果”开展大讨论。他们形成共识:生态建设是右玉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是右玉最大的“本钱”,必须抓紧抓牢;“绿”和“富”不是对立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秉持这一思想,党政班子确立了“建设富而美新右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三大基地”,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人居环境、经济效益三者科学发展之路。

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向生态经济转变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生态产业。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农民进城、牧畜进圈、林草进田“一退三还三进”工程,确立“生态畜牧立县”战略;发挥龙头效应,构建生态工业框架,集中扶持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农林产品基地;盘活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旅游开发,整合生态环境、人文古迹、边塞风情三大特色旅游资源,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打造“塞上绿洲”生态旅游品牌。

今日右玉

(作者提供)

2.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从2008年5月起,右玉县党政班子继续高扬绿色发展的大旗,紧密把握右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全县生态建设全面提档,生态产业整体增效,生态保护同步跟进。“生态促经济、经济兴生态”的蓝图正在右玉大地渐次展开。

3.提升绿水青山品质,共享金山银山成果。2016年1月以来,第20任右玉县党政班子从前任手中接过绿色接力棒,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指引下,自觉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提升绿水青山品质、共享金山银山成果”主题主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旅游兴县“两大战略”,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努力打造全省绿色发展样板,加快了环境好产业优人民富的美丽右玉建设进程。

今日的右玉,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在全省实现首批脱贫,95%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美丽中国示范县、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称号。右玉羊肉、沙棘、小杂粮等绿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右玉70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完全打破多年前国际环境专家“右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断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三、经验启示

(一)右玉精神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宝贵财富

实践证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干大干实干苦干,领导率先干、干部带头干、群众同心干、自加压力干、坚持不懈干,干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把右玉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26%提高到现在的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在反复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资源匮乏地区,紧紧依靠群众、科学合理地治沙造林、坚持绿色发展的右玉方案,即在党的领导下,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右玉精神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宝贵财富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弘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右玉植树造林、防沙致富的思路来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右玉植树造林、防沙致富的实践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紧密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进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涌现出难以计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三)右玉精神是激发干事创业、形成合理导向的宝贵财富

我国正处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足够的勇气和气魄干事创业、推动发展。右玉历任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有序推进:20世纪50年代,是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60年代是哪里有风哪里栽,先把风沙锁起来;70年代是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80年代是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90年代是退耕还林连片栽,绿色屏障建起来;21世纪,是乔灌混交立体栽,山川遍地绿起来;新时代是绿水青山秀塞外,金山银山富起来。右玉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少、科技合量高、经济效益好、区域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发展之路,不但给当地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也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

(四)右玉精神是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右玉精神从客观上讲是大自然逼出来的,但从主观上讲更是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带领人民群众干出来的。右玉人民在创造了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这一奇迹的同时,还走出了一条不照搬照抄,而是从实际出发确立战略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中国道路的生动实践。

【思考题】

1.右玉70年历任县委为什么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

2.干部和群众的血肉深情是如何凝聚起来的?

3.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