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之江新语 > 第195章

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三日)

孟子[1]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韩非子[3]也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4]古往今来,将才良相大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炼。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欠发达地区、工作复杂的地方、挑战性强和困难较多的领域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选人用人应关注的地方。哪一个干部能在这些地方和广大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做出成绩,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就应该受到称赞,他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贪图安逸、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干部,或者即使去了也讲价钱、闹情绪、不安心工作的干部,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干部。

【注释】

[1]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天人合一”,提出人性本善的理论,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2] 参见《孟子·告子下》。原文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韩非子,即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和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4] 见《韩非子·显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