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开启新征程的科学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文集 > 第104章

第二个维度: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

第二个维度: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一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立场和观点。人民群众不仅是实践主体,而且是价值主体。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主体价值观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科学理论发展全过程,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生命力的东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践来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制定,到具体保民生促发展具体工程的落实。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这一理念贯穿落实到了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各个领域,大到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小到人民群众日常的“衣食住行”。党的所有方针、战略及工作落实都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和利益实现。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不断实现、发展的过程。

二是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主要任务。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的活力。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同志更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因此,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不仅要科学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更要实践创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发展连续年均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打牢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之并起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投入和城乡统筹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发展,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落后的面貌,更是筑牢了我国发展的群众基础,支撑起了我国明日更大辉煌的根基。

三是把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倾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它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贯穿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和伟大创造。30多年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等,凝聚了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战胜了1998年的洪灾,抗击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雪灾、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等。依托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有序推进。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显然不可能有今天事业成就,更甭想或奢谈我国民族复兴大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