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 第8章

四、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就在于全省人民大力发扬“浙江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因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所以,我们必须用战略的思维、时代的要求、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文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顺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客观趋势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而且文化还广泛渗透于上述各种力量之中,成为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其中,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更加激烈。我们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决不能在文化观念上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简单模仿,必须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浙江是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先发地区和开放前沿地区。我们在许多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较早地感受到一些新的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地面临来自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压力和激励,较深地体会到文化建设对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顺应时代大潮,提高文化自觉,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统领意识形态领域,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和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渗透,确保文化安全;就是要用带有浙江特点的优秀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用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同时更好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是要更好地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规律,抢抓战略机遇期,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实力,并利用文化的力量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层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发展先进生产力,而且要发展先进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不能没有先进文化的武装;社会要进步,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民族要振兴,不能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就是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政治方向,管住舆论导向,引领发展走向;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化建设,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就是要把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落实到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建立科学的文化体制,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就是要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共进,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3.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部分,又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始终。构建和谐社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与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集中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文化教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是要大力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社会价值取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全省人民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就是要积极借助精神产品的教化功能,让大众在各类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快乐、享受文明,进一步引导精神消费,满足精神需求,丰富精神世界,促进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不断完善,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求的客观需要。“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这一要求,省委强调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推动我省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就是要着眼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省”;就是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使浙江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和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全国领先的文化大省。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文化是灵魂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古今中外对文化的定义不下百种。一般而言,大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文化是指其中的精神财富;小文化特指“教科文卫”中的这个“文”字,通常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也有人提出,文化可分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文化,也叫物质文化,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在物质层面上含有的某些精神因素,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属于这一层次;二是中层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通过社会生活表现出来的,如宗教、制度、风俗、艺术等;三是深层文化,也叫哲学文化,主要从一个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层面体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往往是三个层次彼此交叉,相互渗透,很难区分。深层文化渗透在表层和中层文化之中,表层、中层文化也映射出深层文化。我们建设文化大省中的“文化”,是十六大提出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从工作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思想理论、人文精神、伦理道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一位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使人的经济活动与动物的谋生行为有质的区别;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促进社会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一旦结合,劳动力素质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人类改造自然、取得财富的能力与数量会成几何级数增加。文化力量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十分明显。它为发展民主政治提供基础和条件,为新旧制度的更替提供精神武器,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提供国民的政治觉悟水准和社会的心理、风尚、习俗等。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才使我们有了强烈的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几分几合,几遭侵略,都不能被分裂和消亡,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浙江是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精品琳琅满目,文化样式异彩纷呈,文化传统绵延不绝,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浙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在于浙江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人文精神。正如李长春同志在浙江考察时指出的那样,“工厂和项目,这谁都可以竞争,但经济与文化互相交融所形成的强大的软实力,不是哪一个省在短时间内所能赶上的”。

文化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省份,理应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素质是领导者和劳动者的首要素质。

[摘自2006年5月30日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的总序]

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都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对文化多样性进行生动的论述,他说:“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如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生命生生不息一样,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得以在多样性的文化传承中相互交流、和谐相处,取长补短、融合创新。所以,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续存的根本问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摘自2005年11月8日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的致辞]

文化即“人化”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效率和公平目标越趋近于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就会越显示其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基本生活环境改善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加强烈,也因为对效率和公平的追求在某些方面会损害人类充实的精神生活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有其优长之处。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和合”,就是指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和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是处于最佳状态的统一,对立的双方没有离开对方而突出自己。中华早期思想家创造并不断发展、充实这一文化,从“味一无果”、“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到“和实生物”,进而提出“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虚功一定要实做

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看,有这样几条经验值得好好总结。

第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第二,虚与实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比较而言的。比较之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实一点,精神文明建设虚一点;在提高人们素质的工作上,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要实一点,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虚一点。实的比较好把握,虚的相对难以把握。所以,虚功一定要实做。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道理要说清楚讲明白,但任何道理要深入人心,都不能光靠说教。“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这个大的载体内,还要探索和创造更加具体的载体,以使整个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第三,抓与不抓大不相同。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如逆水行舟,不去推它,它就会倒退、就会滑坡;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抓机遇,抓不住机遇,剩下的就只有挑战了;任何一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一些负面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我们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就是一个雄辩的佐证,光是打击,总有漏网的;只有让正面的东西去占领了,才能让负面的东西失去生存的土壤。

[摘自2004年12月14日在嵊州市调研时的讲话]

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我们着眼于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做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大省建设的各项工作。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浙江特点的先进文化。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把握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把文化的力量融入于经济发展之中,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相互交融和浙江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保持和发展全省人民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精神状态。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切实增强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浙江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

这些经验和启示,既是过去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在工作中坚持下去,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远站在时代前列的需求,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壮大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需求,是适应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和规律的需要。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先进文化在启迪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激励全民族万众一心、不懈奋斗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抑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地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不断地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摘自2002年12月25日在省记协第七届理事会和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较好办,依靠政府和市场来推动就是了,比较有挑战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在对外开放的多样化社会里,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统领意识形态,一个是如何消除负面文化或者说劣质文化的影响,有效抵御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守土有责。解决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用先进文化、用具有吸引力的正面的东西,去占领每一个阵地,让负面的东西和敌对势力无法乘虚而入,失去生存的土壤。

[摘自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八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他所批评的“八耻”,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丑陋现象和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八荣八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关系到人们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我们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此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提供了重要保障。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施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讲话对于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对于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个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能够为想干一番事业的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能干成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增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和建设“法治浙江”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也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接下来还要对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具体部署。努力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我们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主要任务,又是我们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这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道德氛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治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摘自2006年3月23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当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对全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意义和标杆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负有重要职责的社会公民,应当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也要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严格要求,常修为政之德,正确行使权力,为人讲道德,做事分荣辱,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魅力在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为广大党员和群众做出榜样。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要求的生动体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体现先进性。在开展先进性建设中,要针对党员干部的实际,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学习党章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查找在理想信念、群众观念、遵守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并落实好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制定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倡导“八荣”、反对“八耻”转化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自觉行动,体现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中。

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各级宣传部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其他方面都要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各尽其责,共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抓深、抓细、抓实,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摘自2006年5月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做到用权讲“官德”,做事分荣辱。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明荣耻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在全社会形成明德守法的良好风尚。

[摘自2006年4月25日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的报告]

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创新道德建设内容,积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要创新道德建设方式,坚持加强道德教育与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大众传媒引导与文学艺术感化相结合、运用经济手段与提供法律支持相结合,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手段。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道德建设进课堂、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要结合浙江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深入开展打造“信用浙江”活动,引导人们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加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公民道德建设合力。

[摘自2004年1月6日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参与,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来做。其中,学校、家庭、社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团队和社区是抓思想道德建设两个重要的方面,应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成效。

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首先,应解决好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切实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实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作为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切实担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应解决好为人师表的问题。教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是塑造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的灵魂工程师。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引导教师自尊、自爱、自重,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德施教,塑造教师的崇高形象。第三,应解决好学校思想政治课的质量问题。要适应现在未成年人的实际,加快德育教材改革的步伐,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认真总结德育导师制的经验,摒弃过去形式主义和过时的东西,更多地采取因势利导、分层施教的办法,鼓励师生平等对话,倡导“情景教学”、“活动教学”、“价值辨析”和“道德反思”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道德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第四,应解决好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并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设施,组织开展富有趣味、怡情益智的课外文体、科技等兴趣活动;利用好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好各种资源,开展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扭转“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实实在在搞应试教育”的状况。

二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要引导家长改变重知轻德的倾向,在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要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指导中心、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学会鼓励孩子的方法。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一视同仁地纳入各地学校教育,热情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

三要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共青团、少先队是青少年在实践中培育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素质的学校。要以“全团带队”为总抓手,从思想、组织、队伍和工作上,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的领导和指导,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团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少先队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团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考核指标。

四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平台作用。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它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社会教育社区化是当前一个发展趋势。近年来,我省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很快,为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要积极利用社区平台,不断拓展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空间,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探索加强校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摘自2004年7月8日在全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教育引导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抓住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把育人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教育引导机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工作,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否取得实效,教师是关键。从今年开始,我省本科院校将全面实施大学生导师制,这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办法,希望各高校以导师制为载体,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估体系。借此机会,我强调两条:第一,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教学的正确导向;第二,必须坚持每一个高校教师首先当好德育教师,确保教书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大学生处在世界观成熟阶段,他们的思想不仅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个人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的影响。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体察大学生的冷暖疾苦,倾听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尤其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既提供就业创业高效的服务,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创业。要加强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完善助学帮困体系,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没有一个大学生因贫困不能上学或辍学。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自2005年8月4日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认为,大学生体现责任感最基本的要做到这样几条: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怎样成人、成才、做人、做学问负责。梁启超说:“凡属于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第二,要对亲人负责。懂得怎样去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懂得怎样去减轻和分担父母的种种负担和忧虑,懂得怎样以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增添亲人的喜悦与家庭的欢乐。

第三,还要对周围的人负责。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同学们一人大学就同自己周围的许多人——老师、职工、同学开始了直接的联系,这些人都对你的成才负有各自不同的责任,反过来你也要对自己周围的人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尊重、认同、信任和关怀等等,都是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的。

最后,推己及人,推而广之,要对更多的人负责,也就是对民族、对祖国、对社会、对人类负责。

[摘自2005年6月20日“同大学生谈人生”的报告]

新闻舆论要鼓劲帮忙不添乱

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谓警世名言。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就是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始终不渝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指导工作,切实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就是要始终坚持讲政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增强识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能力,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就是要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大力宣传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摘自2002年12月24日在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是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所决定的。新闻的党性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新闻的党性原则,决定了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决定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在组织上必须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

在当前,强调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产阶级新闻观宣扬所谓新闻报道仅仅是真实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游离于意识形态之外的观点;新闻媒体要成为“社会公器”、成为“第四权力”的观点;鼓吹所谓的新闻自由、反对新闻管理的观点,实质是要否定新闻的党性原则,否定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否定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其最终目的,是要搞乱人们的思想,搞垮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客观上也对我们的一些同志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识别和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侵蚀的能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新闻的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决不能出现政治性差错,决不能给错误的思想和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决不能宣传同党的方针政策相悖的观点和做法,决不能片面地错误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按照大局的要求推进工作,善于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善于围绕全省工作大局部署任务,善于针对省委重点工作营造氛围。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多宣传什么、少宣传什么,都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多做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的工作,多做宣传引导、耐心说服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努力做到鼓劲而不泄气、帮忙而不添乱。特别是省属主要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省委中心工作,搞好重要题材的宣传报道。浙江卫视要努力在全国实现全覆盖,扩大影响面。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保障省台节目的覆盖,不能单纯为了经济效益、局部利益而影响社会效益、全局利益。

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真正把新闻宣传摆上重要位置,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的地位和作用,在工作中要把它作为一件大事切实抓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极端认真、极端负责,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疏忽和不慎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要坚持不懈地宣传科学理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特别是新闻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政治、政策、导向、热点问题、舆论监督、宣传格调、媒体形象、管理和技术等各方面把好关,切实负起领导责任,重要关头靠前指挥,重要稿件亲自审定,重要岗位亲自把关,真正做到守土有责。省属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化,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意见和要求,参照中央主要媒体的做法进行规范报道,充分体现好省委的声音,重点搞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

[摘自2004年8月4日在省委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闻媒体和舆论宣传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浙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如何更好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如何更好地立足浙江、宣传浙江、服务浙江,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等等。我就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是针对你们的,主要是想与大家共勉。

一要讲政治。新闻宣传是有党性原则的。任何新闻宣传都是为一定的党派和社会团体服务的,都是他们经济政治利益的集中反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时代的政治都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新闻宣传讲政治,就是要集中反映所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因此,新闻宣传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讲政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立足点。目前,我们党、我们国家最大的政治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省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如何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问题,也就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如何进一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新闻宣传工作讲政治,主要就是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指导方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营造推动科学发展观不断落实的良好氛围,宣传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一句话,就是如何为实现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服务的问题。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是衡量新闻宣传工作是否讲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要顾大局。顾大局,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否做到顾大局、在多大程度上顾全大局,是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撑。我认为新闻宣传工作顾大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主流,以此来确定宣传的重点,解决好“边界”问题。应当着力把重点放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放在反映浙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上,放在分析、归纳和概括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生动实践上,放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上。新闻宣传总的来说要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要多做一些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有损社会和谐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提供咨询、反映诉求、排忧解难的工作,而不是添乱帮倒忙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凝聚人心、提升士气、鼓舞干劲的工作,而不是挫伤积极性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因势利导、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而不是混淆视听的事情。这些“边界”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够有效地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就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新闻宣传工作是否顾大局的重要标志。

三要善创新。我个人认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新闻宣传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文稿的撰写、修改和具体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要体现在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丰富办报手段,突出办报特色,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上。一句话,要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创新上。这样,创新就有了一个平台,有了实践基础。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创新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也由实践赋予活力。实践创新程度成为我们提升新闻宣传品质的至关重要的现实条件。大家都讲,浙江是一个“新闻富矿”,在座的各位都是这一富矿的“采宝人”。我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扑下身子,静下心思,找准自身位置,认清努力方向,扎扎实实地投身到浙江火热的经济建设中去,投身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去,投身到基层新鲜的生活中去,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写出好稿子,体现真水平。

四要强素质。要提高办报水平,根本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新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加强党性修养,注重道德操守,恪守工作纪律,树立正派作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时刻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用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警醒自己。

[摘自2006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的谈话]

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真”“情”“实”“意”

在这里,我对我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四个字的要求,即“真”“情”“实”“意”这四个字。

第一个字“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表明的是一种立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学科和领域,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能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

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和维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科学,又具有意识形态性。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一切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同时必须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意识到任何一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一些负面的东西和敌对势力就会乘虚而入;只有让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才能让负面的东西和敌对势力失去生存的土壤,从而真正做到守土有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指导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理直气壮地批驳和抵制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尤其是对于在学术幌子下进行的“西化”、“分化”图谋,要进行有分析有深度的有力反击。党委宣传部和各级社科联组织以及参加单位要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始终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依法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学术团体活动和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对互联网上哲学社会科学网站和论坛的引导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决不给错误的政治观点提供传播场所和传播渠道。

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内在地包含了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求。社科界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积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解放思想和统一认识的作用,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个字“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这显现的是一种态度。一方面,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充满激情地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省建设文化大省,提升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大家都必须振奋精神、自加压力、奋发有为,保持昂扬进取、开拓创新的斗志,为繁荣发展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社科联组织要高度热情地服务于广大社科工作者。各级社科联要深刻认识自己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联系各方、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构筑平台、支持激励、推介成果、指导管理的作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服务,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全局和中心工作,积极指导和协调广大社科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知识普及和参与决策等活动,进一步疏通和拓宽社科界与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渠道,及时了解领导决策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及时反映社科界的呼声,切实加强成果报送、宣传和转化工作,把“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到位。

第三个字“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强调的是一种方法。浙江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扎根于浙江大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从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各级社科联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课题为纽带,打破单位、部门、地区间的局限,组织力量集体攻关,更好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当前,社科界要围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切实增强执政本领,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和理论研讨。要着重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运行规律,研究在资源要素约束日趋突出的情况下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的对策,研究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和保持经济运行平稳的关系,研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研究在世界经济新形势和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发挥比较优势的新思路,研究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研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安排,研究在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环境中坚持正确导向的有效举措,等等。

第四个字“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这提出的是一种导向。从普遍意义上看,当前理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对重大问题一般阐述的多,深入研讨的少;简单重复的多,原始创新的少;零碎无序的多,系统有序的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复研究”问题值得重视,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缺少原创性的精品力作,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因此,我们要按照优化基础性研究、强化应用性研究、突出政策性研究的原则,重点抓好具有浙江特点的优势学科建设,加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倡大胆探索,鼓励锐意创新,摒弃急功近利,为精品力作甚至是传世之作的问世创造条件。浙江历史上出大师、出传世之作,将来也完全有可能出大师、出传世之作,出现以大师为统帅的学科学派,提高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提高浙江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真”“情”“实”“意”这四个字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情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情实意地搞好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真情实意地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奉献毕生的智慧和才情。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大机遇,既树立远大目标,瞄准学术前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又脚踏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努力从人民群众广泛而丰富的实践中研究问题,汲取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特别具备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能静下心来,沉得下去,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浮躁出不了精品力作,更出不了传世之作,带来的只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表面的、虚假的繁荣。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社会良知,切实承担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惟其如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摘自2004年12月23日在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浙江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早在10万年前,浙江大地就有原始人类活动的足迹。“建德人”化石的出土,证明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特别是东晋后,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逐渐融合;南宋时,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历来人才辈出,在我国见诸经传的文化名人中,浙江籍的就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的占了近1/5;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更以善闯天下著称,浙江籍的各类人员遍布中国、遍布世界。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与“钱塘自古繁华”相适应,古代浙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也都倡导义利并重、注重工商的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浙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宋代“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提出“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提出“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主张农商相补,反对义利两分。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则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商皆本”,反对歧视商业的观念。浙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融会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激荡。浙江人生活在“山海并利”的环境里,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因此表现出既有山的韧劲,又有海的胸襟;既具内陆文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点,又有海洋文化敢于开拓、勇于冒险的胆气。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一旦遇到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必然“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进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推动浙江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最鲜明的当代表现,就是孕育和造就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摘自2003年7月10日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千百年来,浙江人民积淀和传承了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的独特性,正在于它令人惊叹的富于创造力的智慧和力量。

浙江文化富于创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现在其历史的源头。在浙江新石器时代最为著名的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文化中,浙江先民们都以不同凡响的作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创造和进步的印记。

浙江人民在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上一路走来,秉承富于创造力的文化传统,这深深地融汇在一代代浙江人民的血液中,体现在浙江人民的行为上,也在浙江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身上得到充分展示。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无论是陈亮、叶适的经世致用,还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无论是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还是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明、开放,等等,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代代相传的文化创造的作为和精神,从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源远流长的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催生着浙江的凝聚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激励着浙江人民永不自满、永不停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超越自我、创业奋进。

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

[摘自2006年5月30日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的总序]

浙江在没有特殊政策、没有特殊资源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浙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浙江的文化传统非常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浙江历史上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和造就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前几天,陕西电视台来采访我,问我有哪些东西值得西部地区借鉴,我就跟他们说“浙江精神”。比如说“自强不息”,就是说浙江人不奢望天上掉馅饼,找不到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就办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自己造一个“泥饭碗”,由此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再如“坚韧不拔”,就是说浙江人宁肯苦干,不愿苦熬,为了创业,可以四海为家,“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又如“勇于创新”,就是说浙江人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探索创新。在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浙东北地区凭借毗邻上海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首先发展乡镇集体企业;温台地区继承务工经商的传统,创造了民营经济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模式;浙中的义乌从“鸡毛换糖”起步,走出了一条兴商建市的路子。还有“讲求实效”,就是说浙江人不尚空谈,不图虚名,不争论、不攀比、不张扬,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创业,一点一点地积累。对于探索中的尝试,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对于卓有成效的做法,无论别人怎么议论,也决不动摇。面对指责,不屑于争论;面对成绩,也不愿炫耀。温州就是“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的。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来说,则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摘自2003年11月24日在浙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上的讲话]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浙江自古就有义利并重、农商并举的文化传统。这种地域文化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经商意识和务实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往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文化的相互激荡,塑造了浙江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百工之乡”的产业传统和尊师重教的文化积淀,哺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弘扬和发展浙江精神,不断挖掘其历史积淀,不断丰富其现实内涵,实现浙江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得更加紧密,与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不断增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不断创造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各级党委、政府要注重从人文的角度分析民情,把握民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放手让群众创造,允许试、允许看,不争论、不张扬。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全球化的新挑战、推进浙江发展的新实践、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新期待,迫切要求浙江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懈追求中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标准。为此,更需要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浙江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支撑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求真”,就是求理论之“真”,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要求,学以立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大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效果,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求真”,就是求规律之“真”,更自觉地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保持浙江发展的个性和特色,既老老实实地按规律办事,又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善于创造,始终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求真”,就是求科学之“真”,在科学精神、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和支持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创业、创造的智慧和勇气。要让自主创新的精神真正融入浙江人的血脉里,体现在创业的行动中,以自主技术争先,以先进科学制胜。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务实”,就是要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尊重实际,就是要始终坚持从世情、国情、省情出发,从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实际出发,从全省人民的愿望要求的实际出发。要清醒认识浙江先发遭遇的新挑战、先行遇到的新问题,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作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注重实干,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用宽广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这一动力源泉,紧紧抓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一关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省城乡和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把科学发展观和“八八战略”贯彻落实到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讲求实效,就是要进一步树立效率理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有“不败祖宗业,更为子孙谋”的思想境界,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所从事的一切事业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实践的评判和历史的评说。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的“诚信”精神。“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要把诚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之基,不仅要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更要大力推进以个人为基础、企业为重点、政府为关键的现代“信用”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的观念,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要把诚信作为公民安身立命之本,着力培育公民高尚道德良知,引导人们诚实立身,诚实为人,诚实做事,做到心底真诚、行为守信,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诚信”公民。在涉外交往中,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及生活习俗,恪守信约,履行诺言,使诚信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要把诚信作为企业兴旺发展之道,视诚信为“最好的竞争力”,既抓产品,又抓人品,把信用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提升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使企业信誉兴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金名片”。要把诚信作为政府公正公信之源,牢固树立建设信用政府的理念,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真心诚意为民服务,努力增加政务透明度,使政府真正成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为民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来取信于民。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精神。“和谐”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明。要有和衷共济的情志,共同创造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要努力营造和谐创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法治浙江”为保障,妥善处理和化解利益冲突,促进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友爱、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要以共同目标为价值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共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和谐社会。要有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足,体魄强健,精神愉悦。要从满足“经济人”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出发,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要从满足“社会人”的交往和尊重需要出发,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要从满足“文化人”自我发展与实现的需要出发,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享受创造乐趣,体验事业成就,实现人生价值。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开放”,就是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开放”,就要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和兼容胸怀。要在高度的自省中虚心汲取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精神素质不断适应开放的世界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让开放的精神结出更多惠及浙江千万人民的硕果。“开放”,就要进一步增强全球眼光和战略意识。要有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大手笔,具备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勇气和胆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开放”,还要进一步提升做世界公民的文明素质和人文情怀,关心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共同发展。

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图强”精神。“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走在前列。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清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把浙江的各项事业做好做强,创造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的一流业绩。“图强”,就要树立忧患“兢慎”的意识。要弘扬卧薪尝胆、勇于拼搏的精神,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切实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要“兢慎”做工作,“兢慎”干事业,审时度势,逆进顺取,不断前行。“图强”,就要增强勇立潮头的胆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要继续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腾笼换鸟”,“浴火重生”,飞向新高。“图强”,就要具有甘于奉献的胸襟。在我们阔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之际,应该“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浙江人不仅要有勇立潮头的气概,更应有心忧天下、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宽广胸襟。要把积极参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摘自在《哲学研究》2006年第4期发表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在今年几次台风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前,我省广大党员和干部表现十分出色,他们的事迹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风里来、雨里去,权力不大,责任不小,非常可亲、可敬、可爱。这是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实写照,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完美诠释。一次又一次的台风来袭,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台风来袭既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更是弘扬“浙江精神”的伟大斗争,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狂风暴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抗台救灾精神。这包括: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意识,相互协作、自力自救的自强信念,公而忘私、敢于牺牲的奉献品格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英雄气概,还有各级党政组织严明的纪律性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良好作风等。这些精神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地丰富了“浙江精神”,这是我们夺取抗台救灾全面胜利的法宝。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给基层,一定要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激励灾区群众奋起抗灾自救,激励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激励全省人民为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摘自2005年9月13日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当前,我省的文化遗产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我们怎么看这件事?到2010年,我省的城市化率要达到60%。城市化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建新拆旧”,意味着农村变城市,意味着现代化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隐藏着对文化遗产进行破坏的危险,在现实中就存在着城市文化个性的轻视甚至埋没,造成文脉的断裂,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还有,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成新村建设,更不要在建设过程中把那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通通扫荡了。有的新农村恰恰是要保持历史原貌的古村落,如兰溪的八卦村等,就是要保护它的原貌,体现它的历史美,不能去破坏它。我们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出发,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利用的关系,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加快抢救速度,加大保护力度,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切实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摘自2006年6月10日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的讲话]

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就是区分事业和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就应该是事业为主、产业为辅。虽然文化遗产中有一定产业因素,如文物拍卖、艺术品交易等,但主要的还是事业。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保护、抢救,更多的是花钱,而不是赚钱,这个问题在体制上要把握好。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加大立法和保障力度,理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增加投入。要鼓励文博单位拓展经营,完善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制度、公众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单位的作用,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坚决禁止破坏性开发。对文物项目的维修也要坚持保护第一、做到修旧如旧,坚持质量第一、做到进度服从质量。

[摘自2006年6月10日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的讲话]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今天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凸显出文化遗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借此机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展示、演出和媒体等各种载体向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教育,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更好地熟悉中华历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摘自2006年6月10日在“文化遗产日”调研时的讲话]

中国越剧一百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正是秉承着一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扎根民间、关注民生的大众情怀,不断学习和吸收各种优秀文化的艺术养分,中国越剧才得以不断超越地域和语言的局限,创造了一个世纪的灿烂辉煌。

[摘自2006年3月27日在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形成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

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就是围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为重点,使其不断增强活力。增加投入,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捐助,增加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对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人。同时要重视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布局规划,注意不要过度超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转换机制,就是通过深化文化单位内部干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抓紧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改善服务,就是要引导和鼓励文化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二是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和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互为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数量众多、发育充分的市场主体,市场体系难以为体系;没有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也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两者在改革中同样重要。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重塑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发挥我省的民营经济优势,发展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条件,引进一批外资或合资文化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培育文化市场主体,难点和突破点在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亮点在于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

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主要有四块:第一块是新闻媒体所属经营部门的改革。新闻媒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要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要在此前提下,建立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的组织结构,把经营部分分离出来,组建成独立的企业,并加快改制成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对一些意识形态属性不是很强的报刊社,要进一步面向市场,先选择几家进行试点,将其改制为企业。第二块是出版单位的改革。要在确保正确出版导向的前提下,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出版、制作、营销体系,做大做强出版业。对意识形态属性不是很强的出版社,可进行由事业转制为企业的探索。第三块是文艺创作演出单位的改革。艺术院团原则上都要面向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改制为企业,与文化行政部门脱钩。但对国家级水准的重点艺术院团,一些精品项目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性项目,要有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第四块是经营性文化企业的改革。影视和娱乐节目制作、出版物发行、印刷、放映、演出公司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依法转换劳动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是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文化改革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所在,有利于形成与我省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像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那样,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首先,要放开准入领域。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外资进入的,应同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艺院团的转制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的印刷、发行及流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等等。其次,要落实和完善政策。把已经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并研究制定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新的政策措施。再次,要优化服务环境。继续改革审批制度,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切实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良好氛围。

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是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根本所在。其关键是要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与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衔接起来,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衔接起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文化商品和生产要素在统一市场中合理流动。这方面的改革,必须立足本省,瞄准全国,放眼世界,借助改革试点的东风,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少说多做,以实际成效争取各方面的理解。

三是抓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着眼于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出效益,管好质量。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重点做好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工作。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正确处理“有为”和“无为”的关系,不断改进、完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动积极因素、调节利益关系、调整行为规范上来,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对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发挥经济政策杠杆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建立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要从浙江实际出发,把扶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

要完善文化产业结构,加快重点门类产业发展。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但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明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我省现有的相关产业为关联,重点发展传媒业、旅游业、演艺影视业、美术业、会展业、体育业,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扶持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要整合文化资源,推进产业规模化建设。文化集团要加大内部整合力度,激活内部细胞,努力在向外拓展上求突破。要致力于推动产业以市场机制为手段,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以“双赢”为目标,开展多形式、跨区域的联合,构建文化规模企业,并积极推动面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合作。要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和配置生产要素,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人才特别是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解决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制约。

要借鉴我省发展区域块状经济的经验,发展区域块状文化产业。科学规划、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聚,以影视业、发行业、印刷业、演艺业、文化旅游业为产业重点,大力培育区域块状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联动效应,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投入。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府“卸包袱”和经济上“断奶”。总的原则是,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但要调整投入结构和方式。在投入结构上,对重要新闻媒体、重要社科研究机构、重大文化项目、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等为主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政府仍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给予相应的经费保证;对经营性文化企业,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使其逐步走向市场;对在改革试点中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原有的优惠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在投入方式上,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强化资本运作,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推行扶持文化项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文化产品、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从对文化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一般性投入转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头”向“干事业”转变。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

繁荣文化事业、壮大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检验标准。从浙江实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研究、论证和抓好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

1.进一步增强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能力。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书写文化史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浙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名人大师辈出,很多方面独树一帜。浙江文化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创作和生产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一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并使之成为浙江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抓精品,主要体现在产品、人才和文化设施上,这几个方面要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加以扶持。同时还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使我省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众多的名城、名镇、名宅、名园等得到保护,优良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流传。省社科院已经启动《浙江文化史大系》研究工程,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2.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我们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好人民群众文化权利。在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努力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点要放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放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目前,我省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多数文化活动场所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不少农村文化阵地存在缺设施、缺经费、缺人才、缺内容的情况,一些偏远农村至今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我们要充分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多地考虑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向,还是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都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努力使农村的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

3.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竞争能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同时,这也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文化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也是体现先进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最终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更多地赚钱,如产业高度化等;一个是为了更少地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文化产业就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就是极少消耗的绿色产业。因此,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既然是一个产业,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变为广大群众的消费,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特别是面向高新技术,积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要重点扶持现代文化流通业、动漫游戏业、数字电视业等高新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几年努力,使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

[摘自2005年6月1日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先进文化产品应既能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

高新技术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产业。首先具有文化意义,它提供文化产品;第二具有科技意义,它是高新技术;第三具有经济意义,它能产生经济效益;第四具有政治意义,它能适应对广大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摘自2005年6月1日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有市场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但没有市场的文化,肯定不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产品,应当既能体现先进性,又能体现群众性;既不“趋利媚俗”,又不丧失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一致的,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建设文化大省,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创作和生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产品,去占领市场,赢得群众,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要不断提高创作人员感受生活、了解生活、提炼生活、引导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大众,挖掘浙江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人物和事件,提炼浙江群众实践中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原料,创作出与时俱进、与民同心的优秀作品,唱响主旋律,体现多样性,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摘自2003年7月18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

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优秀的文艺作品能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殊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当前,浙江文艺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浙江文艺的繁荣迎来了新的春天。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厚的艺术滋养;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实践以及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浙江人民不断增长的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繁荣发展文艺展现了广阔前景;特别是省委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和部署,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为浙江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创造了良好环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自觉地承担起作为中华文化及浙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创造者的历史责任,努力为时代和人民奉献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浙江文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是一个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活跃,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对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考验。为此,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国家的主导价值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承认和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同时,坚持指导思想与主导价值的一元化,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成主体,在多选择中争主流。要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高扬先进文化旗帜,正确引领文艺工作的方向,统摄文艺作品的灵魂,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在事关政治方向、文学导向等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坚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驾驭奔腾激荡的时代,去观察风云变幻的世界,去认识扑朔迷离的生活,从而构思出真正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传世佳作,塑造出真正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文艺工作坚持“三贴近”,就是要紧跟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坚持以人为本,使我们的文艺作品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生活、群众始终是优秀作品的活力与魅力所依、价值和意义所在。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凡是名著、名曲、名画,无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真正的文艺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关注国家命运,反映人民心声,抒写时代精神。刚刚离开我们的巴金老先生一生追求自己的崇高信仰,热切关心社会进步,巴老的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始终激励着文艺工作者。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切体验社会实践,深入思考社会生活,深深热爱人民大众,善于从浙江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现实中发现新题材,展示新形象,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切实遵循文艺发展规律,不断推进文艺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也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美丽丰饶的浙江大地上,到处活跃着创新的因子,浙江人民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创新精神,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切体悟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遵循文艺规律,敢于突破陈规,不断扩大新视野,开拓新局面,创造新境界。创新离不开继承。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从近百年来浙江先烈们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中汲取精华。创新离不开借鉴。要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借鉴兄弟省区市乃至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创新还离不开宽松的创作环境。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我们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支持不同艺术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竞赛,使不同艺术观点能够相互切磋、相互了解、共同进步。创新是成就文艺事业的必由之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精品力作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新中展现,艺术灵感在创新中进发,使浙江文艺在形式、风格、流派方面充分发展,在体裁、题材、主题方面极大丰富,在文学、影视、美术、书法、摄影、戏剧等各种艺术门类上异彩纷呈、精品迭出。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文艺队伍。优秀的文艺队伍,是繁荣发展文艺的基础。文艺工作者担负着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特殊使命,担负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神圣职责。一个优秀的文艺家必须具备出众的艺术才华和艺术素养,这是艺术创造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文艺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德艺双馨”是对所有优秀艺术家成功之路的科学概括,也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我们要紧密联系浙江文艺发展的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探索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新途径,大力倡导德艺双馨,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艺名家、大家,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类文艺人才齐全的文艺“浙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德与艺的统一作为毕生追求的崇高目标,注重人格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情操、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越是知名,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越有成就,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荣誉与关爱,努力以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喜爱。

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努力创造文艺发展的良好环境。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党的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为龙头,进一步关心、重视和支持文艺工作,推动浙江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要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质文化服务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和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文艺工作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组织引导能力和协调服务水平,为繁荣发展浙江文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2005年11月7日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辩证看待“强省”问题

在什么是“强省”这个问题上,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好高骛远、自不量力,把自己估计得过高,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用不着妄自菲薄、故步自封、缺乏信心,总认为离“强省”很远,把“强省”理解得过于理想化。总体上,我们认为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还是要有绝对的量化指标,并形成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第二,要有相对的参照尺度,包括在纵向上与过去和现在比要取得什么样的进展和突破,在横向上与其他省区市比要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同时还要参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强省”,“强省”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摘自2005年6月22日在加快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恳谈会上的讲话]

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优秀人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浙江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按照未来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于实现教育公平,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争取经过较长时期努力,在浙江建成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并且总体上在全国省区中居领先地位的现代教育体系。

建设教育强省,必须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关注各类各层次人员,完善助学、贷学制度,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重点任务是:突出农村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办学水平。突出提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快速提升。要建设一批重点优势学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打造高教人才高地,构筑试验实训基地,规范教学科研管理。继续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挺进,重点扶持若干省属高校向国内一流大学冲刺,全面打造浙江高等教育品牌。突出实践环节,推动职业教育创出特色。坚持职业教育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合理确定文化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努力走出一条浙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和就业培训,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突出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推动浙江教育对外开放。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立教”意识,既要注重教育“量”的扩张,更要突出教育“质”的提高,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及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实施“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坚持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等,着力改变我省高等教育层次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状况,使我省高等教育在上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层次、上水平。要继续支持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重点扶持部分高校提高层次,争取有1~2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有一批院校成为教学科研型大学,有一批高等职业学校成为国家和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宽优秀教师的来源渠道,在高校继续实施“特聘教授制度”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在中小学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要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摘自2003年9月12日在教育系统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创新的关键,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协调。要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把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并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保持我省社会力量办学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扩大改革的领域,提高社会化程度。

[摘自2003年9月12日在教育系统调研时的讲话]

围绕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我讲四句话,供你们参考。

第一,育人为本,质量立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要使大学生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贯彻这一要求,一要把“育人”作为大学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指导方针,把育人放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融人各个方面,灌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二要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根本问题。要使培养的人“合格”、“可靠”,总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具体包括: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既要培育科学精神,又要培育人文情怀;既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又要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既要有一方面或多方面“专”的要求,又要有复合的、交叉的“全”的素养;既要懂得怎么做事,又要懂得怎么做人;等等。三要把“如何培养人”作为高校的永恒课题。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校发展的新目标,不断审视和完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

一流大学的标准主要不在于大学的规模,而在于大学的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堪称名牌大学、是否达到世界一流的最终标准。教育部提出要将高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这是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目前,我省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高质量既是核心问题,也是当务之急。高校建设要从前几年主要注重规模扩大、外延扩张、设施建设等,逐步向注重质量、注重内涵、注重结构优化等转变。对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来说,质量显得尤为关键。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们不能强求浙江大学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出类拔萃的,但在总体上,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应更优,浙江大学的教师素质应更好,浙江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应更高。唯其如此,才能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谈得上按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第二,师资为基,人才强校。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力量。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高校大多数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浙江大学提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讲,重点是“强师”。一流大学的标志,不在于一流的大楼,而在于一流的大师。要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用超常规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重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特别是要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落实“师资为基,人才强校”的根本保证是领导班子。高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成效和工作局面。要始终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好政治方向,保持清醒头脑,维护学校稳定;强化奉献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业务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以主要精力抓好学校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增强班子内部的团结与活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坚持教育、监督、制度并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着力解决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党风,促进学风、师风、校风建设。

第三,发挥优势,特色兴校。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即使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一流,必有其所长、有其所短,关键在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浙江大学在许多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方面我强调两点:

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浙江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来衡量,要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浙江大学生于浙江、长于浙江。浙江的自然环境、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无不对浙江大学形成特色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浙江大学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带来了良好机遇,可以说这也是浙江大学的一大优势所在。

要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学科优势。浙江大学规模大、学科多、实力强,是我国学科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不仅规模之大、名列全国高校前茅,而且教学、科研力量都非常雄厚。进一步发挥这个优势,既包括通过推进各学院、各部门开放式地办学和开放式科研,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从而发挥综合优势、整体优势,也包括在一些学科、一些领域达到国内顶尖,甚至世界一流。这些传统的学科优势,包括理、工、农、医等各方面的一些学科优势,有条件的还是要继续保持下去,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服务社会,合作办校。

浙江大学作为部省共建高校,一方面要积极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力量合作办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浙江发展服务,是完全统一的。“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只有更好地立足浙江,才能更好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多年来,浙江大学积极为地方发展作贡献,在本地招生、成果转化、输送人才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都为浙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浙江大学要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显身手、作贡献、促发展。

[摘自2005年9月23日在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下,全省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着城市多、农村少,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少的现象,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础教育不均衡,导致了公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机会的不公平,“择校”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产生就反映了这个问题。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教育部门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觉得,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优质学校办好,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教育。均衡化不是平均化,并不是说你已经优质了,就不用关心了,反而是应该把优质教育发展得更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发挥作用的渠道很多,比如扩大办学规模,尝试优质教育资源的集团化,让一般的学校共享优质资源,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和配置等等,这些要针对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措施。

[摘自2005年10月24日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文澜中学调研时的讲话]

进一步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步伐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文化前进的重要载体。必须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主动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步伐,争取经过较长时期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关键性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公众科学素养较高的创新型省份,使浙江成为国际化区域性科技中心、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交易中心。

建设科技强省,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在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上下工夫;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坚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体现“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平台建设,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若干重大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推动重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全社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加大全社会科普投入力度,创新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及载体,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劳动力科技素质。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创新活动新载体,构筑创新人才新高地。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幂数效应”

无论从历史的经验还是现实的需要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蕴涵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是“加数效应”,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是“乘数效应”,那么,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就是“幂数效应”。由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摘自2003年4月28日在考察科技工作时的讲话]

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研院所走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继续关心支持在浙部属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型创新体系。要针对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实际,组织力量,进行区域特色产业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提升我省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层次。要正确处理技术开发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重大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抓好事关全局的大项目特别是对产业有突破性、带动性作用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摘自2003年4月28日在考察科技工作时的讲话]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只有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科技进步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动力,产生强大的威力。无论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改革和建设不断推进,还是我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建生态省和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来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力度,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通过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排头兵作用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分子,是勇攀科学高峰、推进科技创新的勇士,是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愚昧的斗士,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省的主导力量。要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创优的实践,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不断取得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新成果;要自觉参与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我省企业的创新能力;要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不懈地为推动我省科技进步献计出力,为继续保持我省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经济活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不断提高我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作出积极的努力。

[摘自2004年1月6日在专家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研工作只有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当前,我们要努力做好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科研工作特别是应用科学研究的现实针对性,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把更多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此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摘自2003年1月24日在“人才强省”与博士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必须把浙江建设成为卫生强省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卫生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高度出发,加快推进卫生强省建设,争取经过较长时期努力,建立与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全省人民基本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居民健康期望寿命进一步延长,人群健康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省卫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建设卫生强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惠利于民,促进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坚持统筹发展、卫生公平,面向农村和基层,优化卫生区域分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卫生管理体制,保障和增进全省人民的健康权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消除健康差异中的主导作用,吸引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卫生发展,形成责任共担机制;坚持强化基础、稳步推进,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循序渐进推进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卫生强省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建设卫生强省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以县为主,县、乡镇、行政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政府在每个乡镇至少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院。实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五大体系。实施社区健康促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科教兴卫工程,构建医药卫生创新体系,加强卫生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实施“强院”工程,做精做强一批现代化医疗机构。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扶持传统中医药,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疫大堤”

公共卫生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而且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在推进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认真总结我省卫生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刻吸取非典灾害带来的教训,着眼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工作目标,推进公共卫生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一个全覆盖、高效率、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体系,从根本上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疫大堤”。

农村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薄弱点和难点。农村卫生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全省公共卫生建设的成败得失。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农民卫生服务条件,着力解决缺医少药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当前农村卫生工作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有钱看病”问题。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增强农村居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要坚持筹资标准、额度和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健全筹资机制和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真正受益。二是“有人治病”问题。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每个乡(镇)政府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院,使其切实担负起辖区的预防保健职责,依法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和信息收集、报告工作,协助做好卫生监督和流动人员卫生管理工作;大力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总结推广开化县驻村医生服务制度等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典型经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积极组织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组织城市医疗单位定期到农村巡回医疗,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努力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有人管事”问题。县、乡政府和卫生工作部门要切实履行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职责,把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切实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执法,确保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摘自2003年12月19日在省卫生厅和小营巷调研基层卫生工作时的讲话]

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部署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抓手,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谋民利,造福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大事、好事、实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做大,切实从全局高度把农村卫生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以认识的高度强化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紧工作;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农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一定要把这件实事抓实,加快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落实“每个乡镇要保留一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的要求,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将卫生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扎实推进卫生强省建设。

[摘自2005年8月22日关于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批示]

要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切实解决职能“错位”、“缺位”问题,坚决从单纯的“办医院”、“管医院”为主,转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上来;坚决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为主,转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来“定政策”、“管卫生”、“强服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卫生管理体制。

[摘自2003年9月25日在全省抗击非典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疾病防治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今年上半年防治非典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一条科学途径。

目前,我省在省、市、县三级已基本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在不断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防控能力的同时,实行重心下移,进一步把疾病防控工作向下延伸,作为基层卫生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坚定地走相信和依靠群众、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群众性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形成社区为防、村庄为防、人自为防的局面。一要加强专业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群众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结合,扩大疾病防控的覆盖面,增强基层防控能力。二要健全疫情信息报告网络,把信息报告网络延伸到乡镇、街道,延伸到村庄、社区,把疫情报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特别是对防治非典的有关疫情信息报告工作,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必须坚持制度,落实责任。三要建立和完善基层疾病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群众发动机制,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预防工作,形成疾病防控的铜墙铁壁。

[摘自2003年12月19日在省卫生厅和小营巷调研时的讲话]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体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展示人们精神风貌、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争取经过较长时期努力,使我省的体育产业较为发达,体育科教水平先进,体育场地设施完备,体育法规基本健全,建成全国领先的全民健身体系,群众体育综合指标和竞技体育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建设体育强省,必须坚持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体育需要;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相协调,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竞技体育作为工作重点,把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加大政府推动、鼓励社会支持、吸引全民参与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实施“小康健身工程”,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抓好体育强县、强镇创评活动,进一步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加快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多层次健身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体育站的作用,推动公共性体育服务向基层延伸,培养群众现代健身意识,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素质。实施“奥运争光工程”,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进一涉扩大竞技体育规模,加快体育职业化、院校化步伐,优先发展奥运优势项目和浙江传统优势项目,形成项目的群体优势和梯队优势,强化体育科技支撑,提高全面参与竞争的能力。实施“体育产业培育发展工程”,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依托黄龙体育中心,组建健身、竞赛为主体的体育产业集团;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建设体育用品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服务业和体育休闲娱乐业等,培育体育要素市场和体育中介组织;继续抓好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加强对彩票公益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积极申办世界和全国性体育赛事。

[摘自2005年7月28日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报告]

体育为人们关注,在于它所蕴含的哲学、文化精神与人们产生的共鸣与交融;奥运受世人瞩目,在于参与和团结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

[摘自2004年9月5日在欢迎浙江奥运健儿凯旋暨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建设体育强省,要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基础。体育事业是一项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事业。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这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期盼和追求。我们要把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全部体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把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整个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动员全省人民来关心体育、参与体育,大力实施小康健身工程,积极为城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引导人民群众追求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建设体育强省,要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重点。竞技体育运动好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门面”,需要鲜活亮丽、具有实力。我省竞技体育运动要扬长补短,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巩固和保持体育强项,保证在国内外大赛中拿牌;有选择地突破弱项,努力使弱项变成强项。省体育局提出适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方向是对的,还需要深入研究,扎实工作。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体育科技的竞争,当然,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教练的培养和引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我们要有战略眼光和世界眼光,加大对体育事业的科技投入,培养更多的国际级教练和国际明星级运动员,为国家争光,为浙江人民争光。这应该成为我们建设体育强省的更高目标。

建设体育强省,要以发展体育产业为抓手。体育产业是一大新兴产业。随着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会出现对体育产业的强大需求。我省具有制造业发达和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发展体育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叫得响的体育品牌产品不多,体育广告、体育影视、体育文学等相关产业与文化大省和体育强省的要求仍相差甚远。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使体育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兴的产业。

[摘自2005年11月10日在十运会浙江代表团庆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