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34章

二十九、关于补短板、防风险

二十九、关于补短板、防风险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五大支柱性政策、补短板防风险来把握发展战略重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补短板、防风险的集中性阐述。

(一)补短板、防风险的新思想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也认为,“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如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提出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重要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续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补短板、防风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科学分析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是对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有利于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防风险和补短板,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风险的存在,可能是影响发展的短板;短板不能补齐,很可能会加大风险程度。当今世界,经济面临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具有不确定性。伴随中国经济增速下调,一些隐性风险也会逐步显性化,可能出现金融、财政、社会等多种风险相互交织的状况。我们要充分预估到其中的复杂性,坚持防风险和补短板并重,把问题和困难想在前头,切实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找准短板和风险,加强监控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比如,把握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综合平衡,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巩固稳中向好基础;按照“稳投资、促消费、扩出口”的总体目标,继续推动“三驾马车”更加均衡协调发力;通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通过狠抓精准扶贫,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视野、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补短板、防风险是应对和驾驭经济新常态的有力武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经济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新常态下,我国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是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三期”叠加,矛盾交织,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隐患有所显现。当前的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更应看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新四化”的不断推进,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实力化解“成长的烦恼”。

如何应对和驾驭新常态?补短板、防风险就是应对和驾驭新常态的主要武器之一。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加强总量风险控制,逐步化解存量风险,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在宏观调控上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不搞强刺激、大调整,而是坚持区间调控,调控定力更强;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坚持定向调控,抓住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进行“喷灌”和“滴灌”;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坚持统筹调控,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既不过速也不失速。另一方面,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补齐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改革不彻底等体制机制“短板”。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近几年来,简政放权改革大刀阔斧,财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改革红利继续释放,经济发展后劲增强,中国经济步入新的运行轨道。

(三)补短板、防风险是统筹推动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抓住能够带动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重点工作,统筹推动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严格监管和把控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各种可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醒我们,今后五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要求我们增强补短板、防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picture
漫画:木桶理论。

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补短板。按照“木桶理论”,水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可以说,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我国发展面对的薄弱领域和“瓶颈”因素,也在逐渐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掣肘。要避免“短板效应”,就必须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通过精准施策、定向发力将短板补齐加长,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发展,真正释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工作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牵扯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抓紧工作,确保我国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监测防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建立科学的衡量指标和预警机制,通过防风险和补短板,运用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组合,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激发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不断把“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补短板、防风险的新思想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