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作家艺术家体会文章摘编 > 第11章

扎根人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扎根人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指出当前事关文艺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音乐创作而言,首要的就是要出音乐精品力作。在讲话中,总书记给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意见,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等。从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来看,充分验证了这些颠扑不破的规律。简单梳理百年来的中国音乐,成功的音乐精品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大众歌曲作品在群众中流传最广、经久不衰,经典音乐的创作者都具有丰富的生活感性体验,像反映民族民众普遍心声的《保卫黄河》、反映民众生活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反映民众爱国情怀的《祖国颂》等。还有,中国作曲家创作西方类型的音乐极少能够被中国观众长期接受,但如果能够和中华民族文化题材结合起来,可能更容易取得成功。还有,擅长中国民族乐器的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更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如阿炳和刘天华的二胡琵琶音乐创作,等等。

音乐艺术的精品来源于创作者的感觉创新,也就是个性。有特殊才能而又幸运的音乐创作者,创作出听众欣赏的特殊感觉,也就创造出了经典。不过仅有个性是不够的,因为这种音乐很难让人民大众产生普遍共鸣。所以还要扎根人民生活,做到对人民生活中的微信号而不是强信息产生强烈感受,能够在精微之处感应到隐含的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与人文情怀。只要在人民熟悉的生活中,并以此为对象创作出人民群众不一样的感觉,就可能创作出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力作,反映和表达人民的共同心声。西方类型的音乐在创作题材上应当与中华传统和民族文化结合,加强体现中国风格韵味、中华审美趣味、中华文化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的生产。应当加速音乐传播渠道的整合和利用,让中国音乐第一时间走出去,在世界文化环境中产生影响,让汹涌的音乐新流量改变我们的文化未来。

我相信从现在起,中国音乐将走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只要我们扎根到人民生动的现实生活中,扎根到中国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去创作、去抒怀,中国音乐必将承载这种高昂向上的文化精神、独具的性格与魅力,伴随中华崛起而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与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高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