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15章

十、关于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关于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想理念。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到重点任务,作出了全方位部署。随后,在2016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大大丰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跃升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但也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picture
江苏省海安县发展休闲农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图为海安高新区周吴村花农在家门口“花卉工厂”培育花卉苗木。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但在发展进程中也积累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重在供给侧上做好文章,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势头的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在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通俗易懂的公式来形象概括,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对需求侧管理的简单替代。供给和需求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互为依托,相互支撑,但不同时期也有矛盾主次之分。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要灵活运用需求管理政策对冲结构性改革可能带来的紧缩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矫正以往过多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动力和活力。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在结构性改革中,也要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尤其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而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内涵更加丰富的结构性改革方案。西方供给学派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改革的内涵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也是根除我国经济发展痼疾的治理良方。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尽管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曾经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土地等要素成本全面上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带来许多结构失衡的病痛。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曲折,总需求增长缓慢,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再工业化”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面对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必须抓住机遇,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有利条件。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思维和方式的重要转变与重大创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外部冲击,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府主要采取了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但是,受投资效率递减、供需结构错配、外部需求缩减等因素的制约,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不甚理想;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在帮助中国有效对冲外部经济冲击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产能过剩加剧、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房地产泡沫膨胀、经济结构调整拖延等负面效应。因此,必须转变宏观调控思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产品、技术、市场等领域的创新,为消费者生产出更多质量好、安全性高、舒适度强、个性化鲜明的商品,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真正化解供需结构性矛盾。同时,通过调整人口政策,深化土地、金融、投资、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充分激发要素活力,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是克服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如果产能过剩这一结构性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和债务比重上升的趋势也无法逆转。解决这些问题,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药方效用有限,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迅速触底反弹,而是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调整过程。要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根本之道在于通过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为发展积蓄新的动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资源优化重组,实现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创新”。

(三)抓紧抓好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住关键窗口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完成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时机稍纵即逝,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必须坚决落实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良好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这就需要“五大政策支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抓住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注重激活存量,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发展实体经济。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要完善落实机制,把统筹协调与改革试点有机结合起来,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要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尤其是坚决扎实有效地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盘活闲置资源。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成本要打“组合拳”,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使企业轻装上阵,激发活力。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措施,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第四,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质量。支持企业提高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加强全方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此,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同时,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尤其是集中精力抓好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各级干部,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确保结构性改革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它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经济新常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书写了新篇章,而且在实践上开创了我国改革发展、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纪元。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充分证明了这一改革在理论框架与实施方式上的正确性,而且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