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 第26章

第四节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

第四节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这些新论断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城镇规划建设上,习近平同志要求融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要“大力提高城镇化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设区人口密度”。正确处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发挥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也成为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迅猛,但在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上却比较落后,存在着城镇发展定位不清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建设急功近利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城市内涝严重、交通拥堵、历史文脉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

一是强调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要分类指导,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喂催肥粉、打强心针”。不管城市规模如何,不管位于哪个区域,不管处在城镇化的哪个发展阶段,都要根据各自的市情、镇情和村情选择自己正确的发展道路。城镇建设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务实施政,防止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开发行为。

二是强调要实现绿色发展。“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力气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积极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着力修复城乡生态空间,创造更加贴近自然的城市生态景观。尊重城乡发展的差异性,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让城乡发展与自然协调,才是高水平的城镇建设,才是高境界的发展追求。

三是强调要重视历史传承和人文风俗。“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城市是人类建设活动的历史延续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当地历史文化、地域文明和民族特色的传承,要把城市发展的文脉梳理清楚,将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城市功能和城市建设要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要用现代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技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把关注自然、传承历史与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自然生态和现代生活的追求,不断创造出新的城市生活需求。

二、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针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出的安排,指出“城市空间结构直接关系城镇化质量,影响房价、交通、生态等城镇人居环境和竞争力,处理不好会滋生和助长城市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成熟的大城市群为支柱的城镇空间结构,并正在形成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武汉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范围广阔、带动性强的大城市群区。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空间合理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态势。从微观看,城市内部空间,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体制、发展阶段等多种原因,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如重扩大规模轻有效管理和资源保护,重改善形象轻完善功能等。一些地方热衷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拆大建,重视政绩效应和视觉效果,忽视城镇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就业及社会保障需求。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城镇规模和层级发展不协调,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中小城市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吸纳人口能力不足。众多的建制镇和集镇规模太小,发展动力不足;中等规模的城镇数量缺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缺乏必要的过渡环节。

习近平同志认为:“推进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从宏观上说,就是要坚决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培育和发展若干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较强的带动力、辐射力的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习近平同志认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从微观上说,就是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在城镇建设过程中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防止城市无限制扩张,让城市的发展寓于自然山水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要大力提高城镇化土地利用效率

习近平同志认为,“大力提高城镇化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过程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的重要方面。城镇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其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土地资源稀缺与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存在。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推进城镇化不可避免要占用土地,但问题是我们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如2000年到2012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了约70%,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脱离了人多地少的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很多城市仍然实施“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大量占用农村土地,土地浪费严重。地方政府为了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圈而不用”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也不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失调,产业用地比例过高,生活用地比例偏少,已有建设用地强度偏低,容积率不高,土地经济效益偏低。多重经济、社会因素相互叠加,导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从四个方面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指明了方向:一是严控增量。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这主要依赖于耕地红线的划定,各级部门要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底线思维,限制建设用地规模扩张。二是盘活存量。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上下功夫,对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足等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减少土地闲置。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运用经济手段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促进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在项目供地上要优先考虑占地少、技术含量高、污染少、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项目,以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用经济杠杆引导新建项目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使有限的土地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应有的效益。三是优化结构。着力调整城镇用地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促进形成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四是提升效率。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体系,运用市场力量推动土地流转。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总体布局与发展方向的控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